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人人以书写作品为雅事 户户以悬挂书法为荣耀
2013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人以书写作品为雅事 户户以悬挂书法为荣耀
●临朐书法爱好者达三万多人 ●二十多人中就有一个“练字的”通讯员 马世波 祝红蕾 文/图
  临朐书画参展全国老年书画展盛况
  户外书法展览
  指导小书法爱好者练习
  文化下乡写春联
  书法笔会交流
  切磋书法技艺



政府推动 书法艺术奇葩绽放
  临朐高度重视书法事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四大文化品牌”之一着力进行培植。先后出资200多万元,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出版了《临朐书画集》、《骈邑遗墨》、《临朐文化系列丛书》等作品集。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奇石市场、临朐龙韵文化艺术城等古玩、书画市场,促进了书画产业的发展,全县从事书画装裱、经销的业户达到500多家。建成了县博物馆书画展厅、龙韵文化艺术城艺术展厅、县广电中心美术馆展厅等,完善了书法活动和展览场所。2008年、2011年成功举办了临朐县首届和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设立了政府文化艺术成果奖,对优秀书法人才进行奖励,促进书法精品创作。目前,临朐正在规划建设县文化活动中心,高水准的美术馆和其他展览场馆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临朐书画之乡的品牌。
  近年来,临朐县陆续成立了县书画家协会、县书法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临朐县书画社、临朐县书画院、卧龙书画院、沂蒙书画院、环渤海书画艺术研究会、巾帼书画社、冶源书画家联谊会、龙山书画研究会等十几个县级书法组织。全县现有中国书协会员6人,省书协会员30多人,市书协会员100余人,县级书协会员500多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少齐上阵,干部群众共参与的书法队伍。每年组织举办大型书画笔会30多次、各类专题展览20余次,参加作者达500多人,创作、展出作品2000多件。临朐书画曾3次晋京、1次晋省,1次到津巴布韦展出。近年来,又先后组织到山西霍州、安徽阜南、江苏邳州、浙江浦江等地举办书画展,进行艺术交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另外,有100多件书画作品赴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展出。有10多名书画作者在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馆和省市展览馆举办联展和个展。有50多人先后参加了中国书协和省书协组织的各种展览,其中有12人先后入展“国展”。 
  临朐县把书法普及工作当做一项长远工程来抓,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为中小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和书法审美观念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县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书法创作骨干参加书法自学考试,参加中国书协的各项培训,参加中国美院、首都师大书法学习班。不定期邀请中国书协的主席、副主席、理事和有创作经验的书法家来临朐传授书法技艺,欧阳中石、沈鹏、刘炳森、张海、佟伟、刘艺、李铎、武中奇、聂成文、张业法、王冬龄、顾亚龙、蒯宪等书法名家先后来临朐授课、座谈,指导书法创作,促进了全县书法创作水平的提升。另外,还积极支持县内书法名家举办辅导班,全县各类书法培训班达50多家。各级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为中小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和书法审美观念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临朐函授站(分校)成立26年来,共培养书画学员2500多人,部分学员已成为临朐书画创作的骨干。县老年大学也开设了书法班,聘请专业老师教学,已培训学员300多人。县内书法名家、培训机构也常年举办辅导班,从素质教育入手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培训,成效显著。在临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了书法,并将笔墨纸砚当成了终生伴侣。

  “来,悬腕,拉直,顿点……”在临朐朝阳艺术画廊书法教室,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教一男孩写书法,小男孩表情严肃,认真在宣纸上拖曳。这位老人名叫冯恩亮,今年64岁,是著名书法家张海的弟子,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数十件作品在全国和国际大赛中获金奖。在临朐,像冯恩亮这样爱书法,擅书法,终生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的大有人在。在临朐这个“书画之乡”,处处可见挥毫疾书的景象,处处可闻翰墨飘香的气息,处处可赏儒雅风流的神韵。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法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传统带动 书乡大地翰墨飘香
  临朐县书法创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古就有过年写春联、家中挂中堂的习俗,书法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书画名家,据史料记载,仅清代就产生了近百位书画家。众多名家书法石刻遍布县境内各旅游景点,对临朐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行走在临朐的大街小巷,浓郁的书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楼台亭榭、店招牌匾,不俗的书法作品让人应接不暇。仔细探访,更是精粹尽现。沂山东镇庙现存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碑碣360余幢,其中清康熙帝所书“灵气所钟”、乾隆帝所书“大东陪岳”等御碑16幢。东镇碑刻真草篆隶,各具情态,书法研究价值极高。沂山、石门坊北魏摩崖造像,题刻规模也极为可观。在海浮山发掘的北齐崔芬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志刚劲有力,为典型魏碑体。
  圣人孔子、秦始皇嬴政、汉朱虚侯刘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北宋名相寇准、文学家范仲淹、明书法家雪蓑道人等皆曾游览过老龙湾,并留有大量的文章和书法作品。康熙御笔“灵气所钟”巍然耸立在东镇碑林,欧阳中石题写的“东镇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的“文昌阁”、“文化临朐”、罗哲文题写的“龙韵文化艺术城”、钱绍武和韩美林题写的“山东华艺雕塑”、老龙湾景区内明朝著名书法家雪蓑所书“铸剑池”、书法家张海为老龙湾雪化桥题碑“温玉溶雪”、以及全国百位书法名家所书“龙”字等等,与临朐自然风光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成为独具风格的书法文化景观。刘澜涛、沈鹏、武中奇、尹瘦石、刘炳森、李铎、刘艺、佟韦、费新我、臧克家、魏启后、顾亚龙、朱学达等大家均在临朐留下珍贵墨宝。
  近年来,临朐认真实施“文化兴县”战略,高度重视书法艺术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建立完善了书法活动赛事机制,把书法融入到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开展书法“进课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等普及活动,在城乡掀起了“爱书法、学书法、练书法”的热潮。目前,临朐书法爱好者有3万多人,国家、省级书法协会和美术协会成员60多人,书画创作骨干1800多人,书画经营业户500多家,形成了书画创作、装裱、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龙韵文化艺术城收集了临朐乃至全国的书画精品,并精装千余平方米的龙韵文化艺术城展览中心,长期举办书画等各类艺术博展,汇聚人气,形成了浓郁的交流气场。
  浓厚的书法氛围加上全国首批文化模范县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临朐成为一个全民热衷书法的圣地。人人以书写作品为雅事,户户以悬挂书法为荣耀,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门口的春联争相斗艳,宛若一场书法盛宴。


内外联动 艺术文脉源远流长
  “临朐书画不仅要在临朐县内进行研讨交流,还要走出去学习。我们组织会员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山水班、书法班、写生班以及中央美院等专业院校进行研修学习,与沂水、诸城、坊子、临淄等县市区开展书画联谊,还借助‘网上党支部’推介宣传会员书画,与广大书画爱好者切磋交流书画技艺,这样既提高了临朐书画知名度,又增强了临朐书画的生命力。”临朐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于春华说。
  临朐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聚集了全县高水平的书法创作人才。年近八十的会长马奎,依然笔耕不辍,常年组织开展活动。副会长于春华自退休后潜心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其作品行笔雄健洒脱,酣畅浑厚,堪称一绝。副会长霰明礼勤奋刻苦,擅长多种书体的创作。临朐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张俊庆在繁冗的工作之余,刻苦钻研书法艺术,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中入展获奖。老年书法家郭中章多年来潜心耕耘,作品入展全国首届老年书法展,成为临朐年龄最大的中国书协会员。早在2002年临朐成立的老干部书画研究会,重学习交流,将书法艺术与关爱社会相结合,每到春节前夕组织会员下乡为村民义务写春联,送书画作品,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目前,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全县已有会员300余人,下设16个小组,冶源、辛寨、柳山、五井等镇街都建立了书画研究小组。至目前,临朐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已送春联3000幅,送书画420幅。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画展”上,38名会员作品获金奖,40名会员作品获银奖。在“汇源杯”山东省老年书画展上,5位会员作品被组委会收藏。山东省《文化周刊》曾两次采访临朐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对研究会作了深度报道,大大提升了临朐书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提高会员的书画技艺,促进临朐书画艺术繁荣发展,临朐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定期组织会员参加书画艺术讲座,邀请知名书画家授课,并将书画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人才吸收到研究会,对会员作品进行逐一点评,每人一张“明白纸”随作品下发,还将冯香兰、高清涛等十几名会员的书画作品印成册页进行交流,带动、提高了会员们的书画水平。研究会还积极开展书画活动,举办了多场高水平书画展。
  临朐各书法协会每年都开展各种形式的书画活动,书画与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军营等联姻展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每年组织举办大型书画笔会30多次,各类专题展览20余次。博采众长,积累发展,先后与寿光、诸城、沂源、沂水、阜南等20多个县市联合举办书画展览,每年都组织举办十几个书画邀请展,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书画创作的水平。近两年,临朐共举办各类书法作品展、书法艺术比赛100多场次。其中,有200多位书法作者的作品在国家、省、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在书法艺术普及推广中,县书法协会的多位书法高手凭借多年练就的技能和经验,加强对书坛新人的培养教育,采取举办书法培训班、书法笔会等形式,传授技艺、耐心指导,使书法艺术“飞”入千家万户。
  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临朐书法爱好者传承前人衣钵,既汲取古今名家的翰墨精髓,又师法自然。许多甘于寂寞的艺苑耕耘者,无意跻身艺坛与时人争强斗胜,也从未以书画家自居,仅仅将探索书画艺术当做自身情趣所至和自身情感的表达。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法协会理事、潍坊市书协副主席的孙治曾师从陈梗桥,工楷、行、草书,兼涉篆、隶,笔锋老道,清雅古朴,曾获第一届山东省青年书法比赛一等奖。现为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的马沧龄书法功底扎实,楷书工整,行书潇洒,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展和全国性大展,曾先后获国际性全国性金奖2次,数百幅书法作品被日、美、韩等国际友人收藏……他们成了临朐书法传承的坚实力量。
  临朐书法社会培训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书法教育已成规模,书法作者老、中、青、少传承有序,有名家,有骨干,不乏后起之秀,形成了合理的梯次结构。龙韵文化艺术城、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成为书法艺术展览的平台。书法艺术在临朐遍地开花,其中除了一些极具威望的老书法家,临朐近年来不断涌出的书法人才逐步在全国书坛产生影响,成为临朐书法界的新生力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冯益汉,精研诗书画艺,以书法挥洒豪情。东城街道张福生是一位地地道道书法“铁杆”,他自幼喜欢书写对联,后参加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函授,每日坚持晨练,临遍中国书法史上4600个寿字,一有时间就和书法同道切磋技艺,目前他书写的寿字书法作品被日、韩、德等国友人收藏。58岁的张森顺是一位种地之余坚持练习书法的农民书法家,他书写的毛体书法、隶书别称一格,获得过全国毛体书法银奖等30余项书法奖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临朐的书法爱好者队伍日益壮大,德高望重的离退休干部,重视传统文化的企业家、儒商,公务员、教师、医生、手工业者,还在求学的孩子们……他们身份不一,但是都挚爱传统文化,迷恋翰墨芬芳,每每于早起晨练之际,或者晚上安眠之前,铺开宣纸,研好笔墨,他们对书法的热爱渗透在临朐的血液里,并入了临朐源远流长的文脉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临朐书法之乡的精神气质。儒雅,深沉,绵厚,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皆有出处,对接了书法历史的源头,而又有自己率真洒脱不拘一格的风流蕴藉。这是书法之于临朐的魅力,也是临朐之于书法的荣耀,被人们传颂已久的“书画之乡”在时代的发展中,再次绽放出盛世书法艺术的辉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