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绝活”教育:让毕业生赢在起跑线上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绝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院长肖明胜强调:“所有毕业生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要有‘绝活’,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 近年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32个高职专业陆续推行了“绝活”教育,结合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逐一制定培养方案,并严格考核,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该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真正做到了“让毕业生赢在起跑线上”。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担负着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如何使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在人才强国战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摆在各高职院校眼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坐落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西部的百年老校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溯源于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自1998年举办高职教育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索并实践了成效显著的高职办学之路,提出了培养“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一生一专长”、“一生一绝活”、“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的“绝活”教育模式。 ■溯源篇—— 大视野定位“绝活”教育的特色内涵 思维高度,决定视野高度、事业高度。2012年1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来学院作报告,并被聘为客座教授,他在报告中向全体学生提出了“不管干什么,都要有绝活”的要求,希望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至少掌握一项足以在社会上立足并受益终生的“绝活”。 近几年来,学院正在积极探索并践行“SQC”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S一项专长(一生一专长)、Q两种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C三种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多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时真正成为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周世宁提出的“绝活”教育与学院正在积极践行的“一生一专长”育才模式不谋而合。“绝活”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学会并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毕业,没有专长、没有“绝活”的学生不能毕业。有了专长,有了“绝活”,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实践篇—— 高质量筑牢“绝活”教育的坚固堡垒 围绕“绝活”教育,学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是推行“导师制”,创建“绝活”培养的教学模式。 所谓“导师制”,即自学生入学开始配备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实训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每个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10人,导师还要承担与校外实习单位的联系工作,共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培养内容和评价标准,对绝活培养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最后由导师和实习单位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在导师的选聘方面,要求导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双师素质,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报名选择导师,也可以从校企合作企业和校外实习单位中选聘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学校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导师的职责方面,主要侧重于指导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实务操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帮助和鼓励学生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技能实训,并结合校内课程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考核,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确定的优秀毕业生可优先被企业录用。 在导师的考核方面,建立了科学的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考核对象上分为对导师的考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分为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方面和能力素质方面等考核;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与被指导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平时检查督促与学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导师工作可折算工作量并纳入年终考核,还可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是细化职业能力培养标准,构建“绝活”培养的基础项目。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学院独创并提出了项目化职业能力的要求,具体做法是在制定专长培养项目(内容)时,以一组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为项目,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按照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和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学院打破了按知识的逻辑关系编制学习内容的传统方法,构造了以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能力体系,并根据相关职业能力来确定“绝活”项目。 在“绝活”培养方面走在前列的是学前教育专业,该专业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实践,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做出了科学界定,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细化为“儿童歌曲弹唱能力”、“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幼儿童话创编及讲演能力”、“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儿童手工作品创作能力”、“儿童简笔画创作能力”、“幼儿游戏创编与表演能力”、“幼儿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幼儿教育叙事创作与演讲能力”、“手风琴演奏能力”、“二胡演奏能力”、“儿童歌曲创作能力”、“电子琴演奏能力”、“合唱与指挥能力”等14项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即14项“绝活”,并成立子项目研究小组,以导师制的形式展开教学研究。同时明确要求,学生毕业前,上述14项职业能力考核均不合格,即专长不合格者不予毕业。“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并成为学前教育学院办学的品牌特色,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至少掌握一门生存的“绝活”,离开校门后能在社会上立足。自实施“绝活”教育以来,全体教师边研究边实践,分工协作,经历着过程,收获着喜悦,为幼儿教师职业成长注入着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专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被确定为200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三是构建工学交替体系,搭建“绝活”培养的训练平台。 学院以“绝活”培养模式为立足点,加强与企业合作,构建并实施三层次技能分类、四维构成要素、五结合路径为核心的技能训练体系。三层次技能分类指的是基础操作技能、核心操作技能、拓展技能;四维构成要素是指目标定位、训练保障、训练内容、成效评价;五结合路径指的是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能研究、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实施意见》,完善了“一年级见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习模式,实行分段教学,穿插实习,全过程性评价,将教室搬进车间,讲台变成操作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龙头专业之一,其“绝活”项目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械加工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机电产品的开发与设计、CAD/CAM技能、数控设备操作与维修、工装检测技术等,在“绝活”培养的实施中,主要以学院三段式培养模式为指导,并结合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年级见习周,二年级实习月,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绝活”培养方案。在“绝活”培养的过程中,该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活动,并采用多种渠道展开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与潍坊市及周边地区的大批优秀的机械类企业,如世界五百强之一卡特彼勒山工集团、山东青州建富齿轮有限公司、山东威猛工程机械公司、山东捷远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宏基液压件有限公司、山东广科机械有限公司等展开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为绝活培养搭建了立体化的学生顶岗实习平台。学院的其他相关专业也结合“绝活”教育的特点,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福田重工集团、魏仕照明集团、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州鑫海机械有限公司、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知名骨干企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开展定向培训和就业,实现了在校学生的企业化管理,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实现了“校中厂”、“校中研究所”等新模式。 四是建设示范性实训基地,创设“绝活”培养的硬件设施。 实验实训基地是“绝活”培养的有力保障。为了给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践场所,也为了给学生训练专长提供一个锻炼的舞台,促进“绝活”教育的顺利开展,学院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学院建成了全省最大、条件最好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现有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由钢琴教学实训室、电钢琴实训室、舞蹈教学实训室、教学法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儿童保健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组成,有星海-B117H、118H、SD0008雅马哈钢琴180架,数码钢琴150架,手风琴60架,还有古筝、二胡、扬琴等教学设备。可同时容纳600人上课和实训。每天从早晨7:00到晚上9:30全部开放,学生伴着晨曦、踏着月色,信心百倍地行走在美丽的职业人生路上。 另外,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学院内建成的“山工SEM培训中心”,是其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培训中心,双方合作开展山工员工、卡特代理商与供应商的培训,同时也对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加工与维护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绝活”培养,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学院还与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食品研发中心,与山东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国际交流中心,与青州市鑫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机电实训中心。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职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践场所。 五是践行“教学做一体化”,创新“绝活”培养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是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用具体的工作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单元(项目)、每一节课堂,完成这样一个由点到面、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程的系统工程,课堂是主体,训练是基础,实习是关键。该模式的特点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情境,课堂主角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开发创新能力的有效锻炼。 如学前教育“绝活”之一的“儿童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环境中练就的。“儿童歌曲弹唱能力”要求幼儿教师掌握自弹自唱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做到弹与唱同步进行,并且能够弹唱自如、声情并茂地表达儿童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这样准确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不仅能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样板,还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直觉印象,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从而充分调动孩子们学唱歌曲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儿童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钢琴教学实训室中进行的,主要用大屏幕电子显示屏授课。导师们坐在台上的钢琴边边唱边弹边教,导师弹奏的图像即放大的指法和钢琴键就通过电子屏在前面呈现,学生通过电子屏可以清楚地看到导师的正确指法,并根据自己弹奏的实际问题来纠正错误的指法,通过这种做学交融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水平,还练就了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硕果篇—— 多角度展现“绝活”教育的办学魅力 多年来,在“绝活”教育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专长得到了锻造,素质得到了提升,能力得到了拓展。学生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硕果累累。2011年12月,在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建筑工程系同学设计的作品《保护森林资源》获得创意类一等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扎实,毕业后北师大附属幼儿园等全国知名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争相录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除就业于山东省各地外,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深圳晶晶教育机构、南方贝贝幼儿教育中心、超然幼教集团等全国知名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争相录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北京、深圳、南京、广州、长春、哈尔滨、郑州、石家庄成为定向就业城市,展示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品牌。在学院组织召开的每年一度的“双选会”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娴熟的职业能力赢得了招聘单位的赞赏和高度评价。在2010年10月30日召开的供需见面会上,3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被慕名而来的北京、广东、山东等地的180多家用人单位“一抢而空”,一次性就业率100%!该专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业务专长突出,教学技能娴熟,在全省乃至全国幼教行业树立了榜样。孙少慧是2005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校时跟从导师练就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舞蹈创编“绝活”,2005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她就摘取了2005年市优秀教师、市教师舞蹈大赛二等奖等奖项;2010年,她获得潍坊市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青州市幼儿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青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和青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担任了青州市规模最大的幼儿园——青州市金翅膀诺博幼儿园园长。李彩梅,2007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2007年7月就业于潍坊市机关幼儿园,她在校练就的绝活是“手工制作”,踏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她业务能力强,先后获得潍坊市机关幼儿园教师自制教玩具一等奖、潍坊市机关幼儿园年轻教师观摩课一等奖、潍坊市《幼儿园创新智慧游戏》课程优质课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潍坊市幼教行业享有良好的口碑。丁文锦,2012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现就业于淄博市博山晓雯音乐学校,担任高级音乐教师,教授电子琴、钢琴。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学院的省级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的“专长”教育和导师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走进机电大赛创新实验室即导师工作室,只见操作台上满是电路板和机械零件,同学们正在埋头操作线路板,这个工作室在全省和全国机电大赛期间,就成为机电大赛项目导师的办公室,专门围绕各级各类比赛和企业设备改造工作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导师制”技术指导。由于实行了严格的导师工作制,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电子产品设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2012年,该项目组代表山东省参加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的比赛,荣获团体二等奖,获得了历史性突破。2008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贾向荣是项目组的骨干成员之一,他曾获得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现就职于魏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职务。由于在校期间练就了一身绝活,技能突出,工作后,他自行研发了LED动态显示屏产品,并推向市场,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自行车、汽车等领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位骨干成员是2010级学生张成浩,他的“绝活”是能够自行研发各种类型电焊变位机,并应用于自动焊接技术。尚未毕业的他,凭借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技术研发能力已经名声鹊起,被多家公司争相聘用,最后,他成功跟滨州博硕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并担任技术总监工作。2012年12月15日至18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参加了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所有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充分凸显了“绝活”教育模式的优势。 ■展望篇—— 全方位推进“绝活”教育的有序开展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的“绝活”教育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成效,近年来,学院的新生入学率连年攀升,连续4年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十位,被表彰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从学院走出的毕业生人人有绝活,个个有专长,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绝活”教育的魅力初步展现出来。 今后,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以更加积极而富有创新的行动进一步推进“绝活”教育的开展,加大力度进行“绝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 者王立军 通讯员郇延民 曾剑文/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