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多项实用举措 破解就业难题
2013年06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项实用举措 破解就业难题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聚焦
  2013年山东省春季高校毕业生职业学院专场招聘会暨学生顶岗实习双选会5月25日在潍坊职业学院召开,大学生在双聘会上与用人单位洽谈(资料图片)。  记者王晓光 通讯员孙维富摄
  2013年半岛城市群(潍坊)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2月21日在金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求职者(资料图片)。记者王乐摄



  又是一年毕业时。校园里行色匆忙的身影,招聘会上一张张充满渴望的年轻面孔,再一次让社会关注的目光聚焦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今年潍坊生源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6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严峻的就业形势考验着我市的就业承载能力。面对广大毕业生“就业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喟叹,我市有关部门如何早谋划,出思路,破解就业难题?近日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我市采取的小额贷款、“就业见习岗位”、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见习有基地、就业有选择、创业有资助的就业服务链条,让我们耳目一新,也希望广大学子能从中寻找到就业的思路和方向。
开辟广袤 就业新天地
  “猛将必拔于卒伍,贤相必起于郡县。”基层大有可为,自古是之。近年来,我市把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相结合,积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一线。
  今年,我市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按照《关于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采用设立高校毕业生社区服务项目、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2013年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服务、就业人数达到80人以上。通过合同制社工、鼓励毕业生通过选举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等形式,让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实现长期就业。
  推动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是近年来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另一个基层方向。我市结合贫困村帮扶、服务社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进一步拓展“三支一扶”毕业生服务基层范围,2013年全市计划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330人(含社区就业计划)左右。同时及时完善有关政策,稳妥解决好服务期间的各项待遇和期满就业等问题,更好地理顺和衔接好大学生招募、岗位管理和期满就业等各个环节。

给你一个撬启财富的杠杆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不想等不想靠,想通过创业的形式做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和领跑者,把自己学到的特长奉献在创业的舞台上。”应届毕业生葛庆波对记者说。近年来,像葛庆波这样有“一毕业就创业”想法的青年很多,但他们却常常苦于资金缺乏,梦想无法启动。对此,我市中心城区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他们提供了撬启财富之门的杠杆。
  据了解,营业场所在中心城区(含奎文、潍城、寒亭、坊子、高新、经济开发区、滨海经济开发区、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的毕业5年内(含已创业)的全日制普通教育或非全日制普通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均可办理潍坊市中心城区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已成为我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和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实现了个人梦想,也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搭建畅通职场的跳板
  一方面,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出现就业难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苦于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纷纷抱怨招人难。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全国很多省市一再上演。
  其实,真正让毕业生无奈的是“工作经验”这道门坎。企业希望人才招之即来,来之能用,“无工作经验者谢绝”被写进了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中。“就业难”,难就难在毕业生普遍缺乏“就业力”,即适应工作的能力和潜力。
  为帮助大中专毕业生补上这一课,我市建立起一批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在自主择业的基础上,做好“预就业”和“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我市将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管理和建设,对全市现有153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重新进行评估认定,不符合条件或发挥作用不好的摘牌、整顿。在此基础上,全市重点建设10家市级大学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积极争创省级大学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组织14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力争见习留用率达到75%以上。
  让大中专毕业生通过见习在短期内积累就业经验从而促进就业的新举措,是我市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大学生毕业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纯招聘就业的盲目性。见习基地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得深入的接触机会。”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科研型”学子创造成长空间
  高校毕业生掌握着前沿的科技,头脑中装着无限的创意,这些都是高校毕业生助力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雄厚优势,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为了利用好毕业学生的科技、创意才能,以此为突破口助力就业创业,我市大学生创意孵化中心应运而生,为科技人才和企业结合开辟了绿色通道。
  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由大学生创办的从事科技研发与应用、环境保护、生物制药、工程设计、美术设计、装饰装修、广告创意、动漫制作、影视创作、文化传播、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科技型和创新创意型企业可申请入驻。特困家庭大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及具有较好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利于潍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企业,可适当放宽入驻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其他企业也可申请入驻:创业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对大学生创业具有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在创业中心进行科技研发且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能够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具有良好的带动大学生就业和见习能力的;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法律、会计、金融等服务的。

昌乐“网上签约”助力毕业生就业
  今年以来,昌乐县着力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效果显著。
  毕业生报到后,须与接收单位通过“网上签约”后才能办理调档等手续,针对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人员,昌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代管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小额信贷等就业创业服务。依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定期回访制度,掌握毕业生就业意愿、就业去向等就业情况,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督促“网上签约”,提高网上签约率。

潍城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今年以来,潍城区依据企业用人类型积极开展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工作经验,带动就业工作发展。
  该区多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及时组织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毕业生到创业孵化培训基地免费培训。举办专场创业和就业对接洽谈会,在区人社局服务大厅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区,组织专家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创业指导。丰富创业培训载体。完善“数码潍州”、“创意潍州”、“物流潍州”三大创业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加强创业引导。
临朐创业“直通车”提速就业效率
  今年以来,临朐县积极开展政策扶持,强化创业引领服务,开启大学生创业“直通车”,为大学生创业实行“一条龙”服务,有力促进了大学生创业就业。
  该县制定出台了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5项扶持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加大贴息力度,将创业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对合伙经营者提高到20万元。对创业大学生实行房租补贴扶持、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

青州“三支一扶”拓宽就业空间
  近年来,青州市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与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三支一扶”工作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加以培育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的工作、生活补贴参照青州市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的标准确定,按月发放。自2008年至今,该市共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89人,现42人在岗从事支教、支医、农村文化建设、就业保障服务工作。

安丘“见习培养”为企业留住人才
  今年以来,安丘市大力发展就业见习基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服务和管理体系,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该市充分发挥市、镇街、社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街道社区、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就业见习基地各司其职,通过聘请专业导师,设立专门课程,实施“以工带徒”的就业见习培养制度,为见习毕业生提供“一对一”优秀指导,让见习人员熟悉多种工作岗位,并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发展。

昌邑专场招聘帮扶困难生就业
  今年以来,为帮助困难学生就业,昌邑市举办多次专场招聘会,为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该市依据就业服务供给均等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过程精细化原则,立足“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主题,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组织举办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专场招聘会6场,提供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192个,帮助家庭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密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高密市出台各项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由就业向创业跨越的平台。目前,该市由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已发展到66家,带动就业2600余人。
  该市从创造就业机会、培养就业能力入手,先后开办自主创业、实用会计、办公自动化、市场营销等多个公益性培训班,免费培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设了13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成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快易贷”试点工作,争取山东省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贴息贷款3亿元。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吸引大学生等群体创业。
   记者孙孔嘉
   通讯员王喜进 张洪军
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申请流程
  择业派遣期内离校未就业同时具有见习岗位所需专业的潍坊生源高校毕业生均可申请参加就业见习。毕业生可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在就业见习专区查看岗位信息,按照报名程序要求报名。由见习基地对达成协议的毕业生进行网上录取,同时签订网上就业见习协议。毕业生接到见习基地通知后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在规定时间到见习基地报到。毕业生需向见习基地提供《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就业见习报名表》、身份证、毕业证、报到证原件和复印件(是特困家庭毕业生的,需提供《山东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等材料。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
  见习期间,为毕业生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见习基本生活补助。由见习基地和当地财政各按50%承担,财政困难县的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见习基地承担50%、省财政承担30%、县市财政承担20%。毕业生见习考核合格的,发放《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格证书》,作为工作经历和能力证明;见习基地协助安排、推荐就业;见习期间表现优秀的,见习基地在招录工作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正式录(聘)用的,用人单位要依法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见习时间合并计算工龄。

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入驻优惠政策
  入驻企业前两年享受100%房租补贴,第三年享受50%房租补贴。在城区及入驻创业中心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贴息期限累计最长不超过两年。在城区及入驻创业中心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办的具有较强成长性的初创期科技型、文化创意企业,可申请由“潍坊市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的股权或债权创业扶持资金。对入驻创业中心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大学生创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对入驻企业招聘未就业大学生(含初次创业大学生),与其签定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限内,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提前退出创业中心的按实际入驻时间计算。

中心城区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规定
  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8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组织起来创办企业的,可根据符合条件的人数,合理确定贷款金额,最高控制在20万元以内;对新创办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派遣期内大中专毕业生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贷款额度,一般在100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展期1次,展期不贴息。毕业生带《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填写《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推荐表》,贷款申请人到潍坊银行微贷中心办理有关贷款手续即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