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校必须永远姓党 |
——市委党校上半年重要论坛研讨会发言摘记 |
|
□本报记者 张安元 通 讯 员 侯志勇 “统一行动,凝聚力量,必须要有鲜明理论思维支撑”。今年上半年,潍坊市委党校校委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战略重点,充分发挥党校优势,邀请高层专家权威,组织重头研讨论坛,通过党员干部培训,强思维,开才智,探内涵,明道理,积极为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开辟思想通路。当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这个任务,就是要靠各部门各单位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潜力,为创造更多经济“爆发点”而多发力。市委党校就是这么实践的,他们的做法令人称赞。 让党员干部站到思想高地上 今年上半年,百花竞放、万木葱茏的市委党校校园里真是活跃异常。围绕市委确定的推进“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建设发展战略,全国“区域化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论坛”、中科院高级专家教授“论潍坊创新发展与党员干部培训”小组研讨会在这里举行;2013年全市党员干部培训第一期主体班次结业,第二期主体班次培训业已开学;党校对来自湖南、江西、河北、内蒙、四川等全国80多个班次也相继开班,拉开了相互促进,交流引智,共谋发展的大幕。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丁志伟说:“党校必须姓党,做好党委的思想库、智囊团,凸显党委的权威性、政策性,严格地培训干部,这是党校的根本工作宗旨。今年上半年,市委提出‘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战略重点,抓住了潍坊发展的关键节点,是对宏观形势的敏锐洞察和精准把握,是推进大招商、招大商和转调创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方针任务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面对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我觉得,我们党校责任重大,必须为全市基层干部搭建认识阶梯,开辟思想通路,让其站到思想高地上,以正确的思想指导,用积极行动进行实践。对此,今年上半年,我们最大限度调集党校师资力量,加强后勤保障,倾心倾力对全市基层党员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并通过组织全国性高层思想理论论坛和扩大对外培训,交流思想,引进才智,丰富全市党员干部头脑。对培训的基层党员干部,主要让他们增强三方面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推进‘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战略重点的理论品质。127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发展到今天,怎么把潍坊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推进,书写时代辉煌?市委新的战略发展思路就抓住了这个根本,具有着非常优秀而重大的理论品质,具有着现实意义上的十分强力的理论思维引导。” “第二,充分认识‘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战略重点的客观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作为实践主体,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比如,潍坊发展城镇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有过几次大的推动,有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体系,就是要认识和遵循潍坊城镇建设中的客观规律性,与经济社会合拍,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充分认识‘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战略重点,与促进转调创和大招商、招大商是一个整体统一的关系。这个关系,非常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世界经济尚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我国经济进入了产业空间相对饱和、资源环境压力很大、不创新就难以发展的阶段,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潍坊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要认清这个大势,并跟上这个大势。今年以来,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重点和各项重大举措,就与这个大势非常地吻合。把握这个阶段性特征,我们潍坊就能开创好关键期,大步地跨进发展‘黄金期’。” 今年在干部培训中,党校校委抓住了关键,抓住了实质。据调查,目前从党校结业的多期党政干部学员,对市委提出的战略任务,大家思路清、方向明,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奋力开拓,受到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先把当地的“经典”念好 市委党校校委在培训基层干部中始终坚持一条鲜明原则,就是紧密结合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重点和采取的重大举措,首先从全市区域选择那些已经创新出来的经典先进经验,进行深化教学,先把当地“经典”念好。改革开放这些年,潍坊创出了许多好经验、经典经验,在市委今年提出的发展战略重点引导下,将这些经验进一步升华,就会对落实市委发展战略产生巨大推动力。 市委党校副校长裴红说:“市委提出的发展战略重点,在我们潍坊有着深厚根基。在上半年的培训中,我们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从理论与实践上解说这些战略重点。像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战略,它就具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潍坊是农业大市,在农业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创造了好的经验。在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新形势下,也面临着如何再造潍坊农业发展新优势的重大课题。这需要我们把过去农业发展中的许多好经验,进一步升华推介,以带动全市农业转型提档。比如,目前在寿光这个农业发展典型中,就新萌发着三种特性:一是农业的商贸性,二是农业的国际性,三是农业与工业的融合性,把这三种特性发挥好,就会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产生很强推动力。这样引导,使一些参训干部心明眼亮起来。” 奎文区委书记李辉在党校组织的全国社区“大党委”论坛演讲时说:“我们奎文近年来矢志不渝探索社区‘大党委’制,就是通过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社会基层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完成好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传统的城市社区党建运行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以党建工作的新突破推动全局工作的新提升。从2008年开始,我们探索建立社区‘大党委’制,引领和带动城市社会管理的理念升级和路径创新。” 全方位展开“引智工程” 市委党校校委在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战略任务的思想引导过程中,放宽视野、站高立足点,开展“引智工程”,从全国乃至世界引进发展知识、发展智慧和发展经验。他们认为,市委提出的战略发展重点,具有很强的全局性、政治性、经济与社会共振性,落实好战略任务,需要大智慧、高本领。上半年中,在组织的多批次重要发展思想论坛和研讨会中,许多外地的专家学者为潍坊带来一些宝贵发展经验。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科研处长徐中振在党校组织的一次发展论坛上发言说:“城镇化是当前的一个发展热点,从上海的经验看,要注意处理好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这是城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城市化有三种类型: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那么,在当前发展城镇化中如何借鉴、依托、承接这三种类型的城市化,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城镇化发展,万万不能瞎折腾,因为城镇化的成本很高,大多地方输不起。”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委组织部长刘新在市委党校演讲时说:“我们克拉玛依是唯一一个以石油命名的城市,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大企业、小政府’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突出特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我们突破传统组织体制,这个‘瓶颈’在一一破解。” 新加坡籍华人、山东亚太中慧集团董事长张唐之在市委党校演讲时说:“纵观世界500强企业,就会发现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一点就是十分注重细节方面的完美,强调要踏踏实实做好实体企业。在创业之初,要敢为人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朴素的实干型创业文化,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员工队伍的素质。当今世界,决定企业成与败,员工素质是第一要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