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藏的老爷车几乎涵盖了上个世纪各个年代的经典车型,摆在一起,犹如一部活生生的汽车文化发展史—— |
昌乐收藏爱好者建“老爷车基地” |
|
|
|
昌乐县朱刘镇老爷车收藏爱好者朱永龙。 |
|

|
|
本刊记者 刘文研文/图 在我国,虽然老爷车收藏刚刚起步,却已经拥有不少的老爷车迷,家住潍坊昌乐县朱刘镇的张永龙便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起,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张永龙跑遍世界各地,共寻得百余辆经典老爷车,并自建“老爷车基地”,独自组建维修团队对老爷车进行保养维修。张永龙告诉记者,他收藏老爷车不为赚钱,只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汽车,知道汽车的发展史,他还打算建造一座国内著名的老爷车博物馆,更好地发扬汽车文化。 如今,他收藏的老爷车几乎涵盖了上个世纪各个年代的经典车型,摆在一起,犹如一部活生生的汽车文化发展史。 张永龙的藏车记忆 第一次: 首件藏品是红旗CA770 来到张永龙的办公间,随处可见的汽车模型成了房间里的一大亮点,就连装杂物用的收藏盒都是木制的汽车造型。据张永龙介绍,他从18岁起就开始玩车,先是开解放CA10货车,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购买了一辆二手桑塔纳,算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对汽车的由衷喜爱,让张永龙深深爱上了老爷车的独特魅力,张永龙对记者说:“刚开始有收藏的念头的时候只是想弄几辆老爷车,结果从收藏了第一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从没想过会收藏这么多。” 在车库一层的一辆红旗轿车前,张永龙告诉记者,从有收藏老爷车的念头开始,辗转半年都是一无所获,后来经朋友介绍从坊子区一个汽车回收站得到了这辆红旗轿车。“这是红旗CA770轿车,是我的第一辆老爷车藏品,当时是十几万购得,如今价格已经翻番了。”张永龙说。虽然从收藏到修复让他费尽了心思,但看着经过自己整修后焕然一新的老爷车,他打心里高兴。从此,便义无反顾地成为收藏老爷车的忠实爱好者。 最艰难的一次: 苦寻一年,斩获五辆红旗车 在三年的收藏过程中,最让张永龙难忘的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红旗系列车。张永龙对记者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在长春有一位汽车修理厂的老板收藏了5辆红旗轿车,这5辆红旗车在国内老爷车收藏圈里非常有名,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千里迢迢地赶赴长春,谁知收藏这5辆车的车主去世了,在经过几番周折之后,最终依然无果而返。从此这件事便成了张永龙的心病,始终念念不忘。 又过了大约半年时间,张永龙从收藏者家属那得知,他有一个女儿在济南上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找到了那位收藏者的女儿,谁知却被对方婉言拒绝,“女孩儿说她的父亲已经病逝了,想留着做个纪念。”张永龙说,他当时很伤心,觉得收藏无望了,但出于对这几辆红旗的由衷喜爱,他还是表示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收藏,并邀请女孩儿来自己存放古董车的地方参观。 就这样又过去三四个月,女孩儿来潍坊看了一下,“大概是觉得我这里还不错,对父亲的爱车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归宿,回去之后跟她的母亲、哥哥商量了一下,又过了几个月终于决定将这几辆车交给我收藏。"张永龙激动地说,让他更为高兴的是,除了五辆红旗经典车型,那位收藏者还有一仓库的原厂配件,这些配件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张永龙的预估。谈好价格之后,张永龙立刻奔赴长春,亲自和几个朋友一点点运输、整理。“整整忙了两天两夜,但仍非常兴奋。”运回来后,他就开始了紧张的修复过程,那些原厂配件省了很多事。这次收藏大行动前前后后进行 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是这三年收藏之路中最漫长最艰难的一次,也是让张永龙最兴奋的一次,至今谈起来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最遥远的一次: 第一时间赶赴美国 有一次,一位圈里的朋友给张永龙介绍了一辆好车,可是这辆车在一位美国收藏者的手中,路途十分遥远,得知这个消息后张永龙以最快的速度忙完手头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赶赴美国。“只要是好车,只要值得,跑再远我也不含糊。"张永龙说,平时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他,一遇上喜欢的车就变得非常感性,收藏不到,他就会昼思夜想,可以说寝食难安,如果能放下手头的工作,他会立刻飞奔过去,生怕藏品被其他收藏者发现。 最紧张刺激的一次: 争分夺秒,只为抢到雪弗兰 张永龙告诉记者,去年冬天本来打算要去河北看车,在路上看到有人从网上转卖一辆1933年的雪弗兰,当时非常激动,因为雪弗兰的老爷车实在太少了,在全国不超过两辆,张永龙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调转方向去看雪弗兰,我甚至都告诉车主,我可以先把钱打过去把车定下,结果我刚跑到高速路入口,车主就打来电话说我不用去了,说车子已经卖出去了,因为有另一个买家也看好了这辆车并加价三万,当时心里特别担心,生怕把这样的好车错过了,我给车主说我始终比对方的价钱多加一万一定留好车,后来另一个买家因为自己驾驶的车在半路上被查,耽误了行程,我这才抢先一步,把这辆珍贵的雪弗兰收藏到手。” 雪弗兰这辆车的收藏是张永龙这些年收藏以来最紧张、刺激的一次,张永龙说:“这几年,收藏老爷车越来越难,一个是因为老爷车越来越少,喜欢的人又越来越多,再就是车要别人肯卖,买到后还要想办法运回,运回之后还要维修,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老爷车的投资与收藏 老爷车近年来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强大的走势,一辆1933年款式的美国求盛伯格汽车在拍卖行卖到100万美元,一辆布加迪老爷车可以卖到650万美元。如今,市场上动辄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古董汽车已不再鲜见。近几年来,老爷车市场持续走强。在第36届收藏车拍卖会上,1271辆车的总拍卖价格达到了1.12亿美元,平均每辆车的价格接近9万美元。 与高尔夫等纯粹的休闲方式相比,老爷车收藏不仅同样具有放松和社交的功能,还蕴藏着获得投资回报的可能。而与玩股票基金等传统投资相比,投资者不仅不用担心价格的涨落,还能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坐享期待中的升值所带来的满足感。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老爷车收藏热不断升温,老爷车作为一种投资产业,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据悉,国外老爷车收藏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而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张永龙对记者介绍说,这几年国内升值最快的投资收藏项目就数老爷车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出现了老爷车博物馆,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展馆也有四五家。老爷车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曾经在国外的拍卖会上,一辆产于上世纪20年代的布加迪皇室41的老爷车成交价高达2000多万英镑,上世纪40年代出厂的美式吉普车,也曾经在伦敦的一次拍卖会上卖到30多万美元。 张永龙介绍说,他收藏的老爷车价格从二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由于老爷车数量稀少,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投资价值非常高,老爷车的价格也翻了一倍。“圈内有不少人是做老爷车投资的,他们都是收到信息买来之后再卖给喜欢老爷车的收藏者,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购买老爷车的价格已经不是问题,因为老爷车非常少,所以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不过我只做收藏不做投资,老爷车收藏得越多心里的责任感就越强,我现在只想把它们收集起来,保护好,让它们能传承下去。”
老爷车的保养:每月须要拉出去“散散步” 买老爷车难,寻找老配件更难,由于老车的防腐技术不到位,再加上年代久远,所以买到的老爷车基本上都需要维修,往往修老爷车的费用比买车的费用更高。“我当时第一辆藏品红旗770收藏价格是十几万,现在如果拿到成都去翻新,光翻新的工时费就要40万,远远高于买车的费用。”张永龙说。 此外,老爷车有它特殊的“游戏规则”:每月必须找一些好的不堵车路段,车程最好在5-10公里,不能太短,不能太长地“散散步”,让机器定期运动一下。车胎即使不用,也要每三年换一次,电池则要每两年半换一次,油箱每次都要加满油以减低油箱生锈的机会。 为了修复和保养苦苦寻来的老爷车,张永龙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修车团队,并建造了3000多平方米的车库。在张永龙眼里,每一辆老爷车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为它们四处找配件、找修车的人,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可是三年以来,即便再累再难,张永龙凭借着对老爷车的热爱,从来没有停下脚步。 由爱好到责任:立志建一座老爷车博物馆 三年多来,张永龙收藏的100余辆老爷车涵盖了上世纪各个年代的经典车型,放眼望去仿佛一幅汽车文化发展的历史长卷,张永龙说,中国汽车发展历史比较短,老爷车也非常少,收藏它们的初衷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但现在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更好地保护好它们,“我不想用它们来赚钱,只想能建造一座老爷车博物馆,把他们更好地保护起来”。 “从收藏第一辆老爷车开始,我收藏的脚步就停不下了,老爷车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不同年代、不同品牌的车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我希望以后能收藏到更多好的藏品,丰富国内的汽车文化。”张永龙对记者说,随着收藏的老爷车越来越多,他的收藏之路也由最初的爱好变成了一种责任。老爷车是时代的产物,收藏老爷车可以让更多人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的发展史,让后人对以前的汽车文化有所了解,继续发扬传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