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提升品牌 创新驱动发展 |
——解读潍城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
|
□本报特约记者 张春梅 通讯员 王子俊 李亚昱 赵晶 当今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走向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根本、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效益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均衡发展为成果体现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今年以来,潍城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措施,以“作风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创建“潍坊宜学城·教育品牌区”。潍城区教育局把2013年定为“品牌提升年”,确定了“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均衡发展”的教育内涵式发展工作思路,抓教学、提质量,抓队伍、强素质,抓改革、促创新,全区教育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质量提升 打造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 牢固坚持育人为本,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潍城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潍城教育工作始终如一的主题。抓教学质量不等于单纯抓分数,不等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要树立“大质量观”,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以更高效的措施,持续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提升”。既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又要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特长发展,为此,潍城区重点抓了三个关键措施:一是抓队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全区各学校“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校长业绩评价,与校长职级挂钩,校长带头抓教学、抓质量。开办“校长论坛”,交流治校经验。实行校长“菜单式”培训、“阶梯式”发展,引导校长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导师型、实干型、创新型“五型校长”。把“提升师资素质、打造名师队伍”作为非投资类重点项目,通过“最美潍城教师”展评、师德师风教育、“潍城名师”评选、“名师工作室”创建等系列措施,激励教师人人钻业务,个个争“最美”,每一位教师都向教育家型教师努力。二是抓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区域推进优质高效课堂建设,坚决摒弃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创新,加大常态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坚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三是抓评价。潍城区教育局研制并实施了《潍城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制度》。相对于传统的评价制度,评价的面更“广”,对各科学业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都要进行评价;评价分析更“深”,既纵向比较,看提高的幅度,也横向对比,看各校之间学业质量的差异;评价的运用更“实”,根据评价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10月,国家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潍坊监测中心”组织了潍坊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测试对象为所有三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潍城区11处小学和5处初中参加测试。最近测试结果公布,该区学生的学业成绩标准达成指数、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指数、品德行为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理想标准,得到质量检测中心领导高度评价。 创新驱动 激发教育发展内外活力 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该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靠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教育内外活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教育外部活力。依托潍坊外国语学校品牌优势,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创办了潍州外国语学校、福安小学两处分校,并吸收潍州外国语幼儿园、全国根基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加盟,创建了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潍坊八中、南关中学两处初中与向阳路小学、健康街小学、仓南路学校、青年路小学、南关小学五处小学联合,创建了“春鸢学校联盟”,聘请全国知名校长协助管理,大面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创建了区实验小学、月河路小学“同晖”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片区学校协同发展新路子;创建了潍坊三中、潍坊五中、潍坊八中三个名校特色联盟,将共同体学校向特色发展方面进行了引领和升华;依托潍城实验小学优质资源,在西关街道辖区新建“潍城实验小学——上城分校”,进一步优化了城区西部学校布局。通过上述措施,初步构建了“集团发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整体提升”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二是深化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激发教育内部活力。深化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学校发展水平动态评估制度,通过观摩点评、专家诊断、划片包靠、树立标杆、现场推动等形式,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深化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机关工作大提升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法,机关科室与学校结对共建,提升行政效能;深化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引导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实现了师资共享和良性交流。 均衡发展 增强潍城教育品牌影响力 从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出发,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学校的均衡发展,该区提出了“标准化+特色化”的目标。一方面,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让每一处学校都符合国家标准。去年以来,潍城区累计投资1.8亿元,对10处学校实施了新建扩建,完成了8处学校校舍加固工程。今年,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加快推进于河实验中学等5处学校建设、军埠口大寨小学等18处学校加固工程、34处学校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完成了一批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和加固,教育教学设施配备全面提档升级,学校更加安全舒适。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特色化建设,让每一处学校都有特色,每一位学生都有特长。潍城区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创新打造教育品牌的意见》,开展了“宜学特色学校”评选活动,搭建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竞争平台,要求“一校一品牌、人人有特长”,力争使每一位学生在潍城的学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受到适宜自己个性的教育,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潍城区的“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均衡发展”等区域教育特色项目,也都形成了品牌亮点,在全国、省、市产生了较大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