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解密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潍坊走出三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夏朝不孝判死刑 周朝严格规定礼仪
北海书画院七人作品展闭幕
2013年07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走出三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王尽美是山东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潍县是山东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4个月,潍县就有了党组织且活动就比较活跃。这与庄龙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毛泽东曾称赞陈少敏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她又是一员杰出的女将,这位女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怀念和称赞。



  本文介绍的三位革命志士,都是早期的优秀共产党员。王尽美介绍庄龙甲入党,庄龙甲发展陈少敏为党员。他们都是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字灼斋。1898年6月14日出生于山东莒县(现潍坊诸城市)大北杏村的一个佃农家庭。他自幼爱听老师讲一些历史上革命人物的故事,较早萌发了民主主义思想与救国救民的志向。1918年至1920年他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五四”运动的风潮波及全国,王尽美作为省一师北园分校代表,积极联络学生建立爱国反日组织,带领同学参加集会、游行,开展宣传活动,很快就被同学们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他成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通讯会员,与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了联系。尔后,他与邓恩铭等人为了广泛地吸收进步青年参加研究革命理论,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了《励新》半月刊,积极研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抨击时弊,启发青年觉悟。
  1921年春,在李大钊同志的帮助下,他秘密建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同年7月,他和邓恩铭以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的名义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更加坚定了他为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革命的信心与决心,并改名王尽美。回济南之后,他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持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展会员五六十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进一步传播,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1922年1月,他和邓恩铭等人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6月,为推动山东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建立,王尽美任主任。他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积极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创办了《山东劳动周刊》并担任主编。7月,他又与邓恩铭赴上海出席党的“二大”,参与制定了“二大”纲领。会后,他被留在中央专做职工运动工作,同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共同起草《劳动法大纲》,成为这一时期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9月,派去山海关、秦皇岛等地领导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在他领导下,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于10月3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有力地推动了京奉铁路全线各地的罢工斗争。11月,他在秦皇岛地区建立第一个党小组。并参加领导秦皇岛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罢工斗争。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任总工会秘书。同年2月,被反动军警逮捕,后被工人营救获释,继续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1923年10月6日,中共山东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前身)建立,王尽美任委员长兼宣传部主任。中共济南地执委的建立,为国共合作致力国民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为迎接山东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党的三大后,王尽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参加了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召开的党员会议,被选为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孙中山先生有了交往。12月,被孙中山委以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这期间,他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奔波于济南、青州、潍县、青岛等地,指导开展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积极建立与发展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使山东党的工作迅速发展。
  王尽美同志由于长年忘我的工作和十分艰苦的生活,1924年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但他依然抱病赴青岛与邓恩铭等一起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同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 1925年8月19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山东党组织的奠基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毛泽东同志到青岛视察工作时,特意向山东党的负责同志讲起王尽美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个好同志。”
山东第一位县委书记庄龙甲
  庄龙甲,字鳞森,潍县人。1903年生于潍县城南(今潍坊市奎文区)庄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龙甲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期的庄龙甲不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更是一个善于思考、不受礼教束缚、敢于跟旧势力作斗争的小勇士。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波澜壮阔的爱国热潮使他看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开始接受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为了进一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庄龙甲1921年秋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时的省立一师,是全省爱国学生运动和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中心,革命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庄龙甲在这里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学校的革命活动。由于志同道合,很快便与同校的王尽美相识,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3年夏,经王尽美介绍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庄龙甲一面学习,一面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协助王尽美做了大量工作,被称为“王尽美同志的左右手”。同年秋,庄龙甲担任一师第一任党支部书记。
  1924年11月,庄龙甲受中共山东地执委和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派遣以国民党省党部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开展马列主义宣传和建立党组织的工作。1925年2月在他家成立了由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直接领导的潍县支部,庄龙甲任书记。1926年5月,潍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茂子庄秘密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推选庄龙甲为书记。这是山东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1927年冬中共潍县地执委改称潍县县委)。潍县地执委成立后,在庄龙甲的带领下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在文华、文美中学的活动,发展了一大批党团员。在党组织领导下,文美中学爆发了反帝爱国罢课事件,锻炼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很快在文美中学,发展了王全斌、孙肇修(陈少敏)等20多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成立了团支部,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二是培养农民干部,发展农民运动。1926年3月,庄龙甲以农运特派员的合法身份和同志们一起,发动领导了潍县农民运动,建立了一批农民协会。三是在厂矿,庄龙甲等人深入到工人中间,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的积极分子,建立了坊子铁路党支部,使坊子站成为了我党来往于济南至青岛之间的秘密交通站。四是加强统一战线,壮大革命力量。1927年5月县委联合国民党左派 ,改组国民党潍县党部,新选出的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全部由跨党的共产党员担任。五是开展武装斗争,扩大党的影响。1927年冬,县委决定建立革命武装。不久就建立潍县赤卫队。赤卫队建立后,开展了夺敌枪、砸税局、截军粮、抗租抢坡、处决“反共先锋”王全干、大柳树暴动等革命活动。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潍县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其时,积劳成疾的庄龙甲按照组织安排到安丘县杞城村养病,被敌人秘密侦查到养病的地址,于10月10日不幸被捕。敌人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刑罚,用细绳拴住他的两个拇指吊在梁上。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庄龙甲毫无惧色,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在南流镇英勇就义。残暴的敌人将庄龙甲杀害后,用铡刀将他的头颅铡下挂在潍县东关南门外城墙上示众。 
  庄龙甲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却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反对把刘少奇开除出党的陈少敏
  陈少敏(1902年—1977年),原名孙肇修。1902年出生在山东寿光县(今潍坊寿光市)孙家集镇范于村,参加革命后改名叫陈少敏。
  陈少敏的父亲孙万庆一生忧国忧民,积极参加民主革命。在父亲的影响下,少敏从小敢于向旧礼教挑战,率先剪短发、不缠足,反对老封建、老脑筋,领头结发网、学织布,和男人一样干活,争取男女平等。自幼养成了勤劳好学,主持正义的性格。
  读完小学后,1926年少敏进入北美长老会在潍县乐道院开办的文美女中读书。当时庄龙甲等在文美、文华中学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少敏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的秘密会议。于1927年3月由庄龙甲秘密发展她参加了共青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 
  自1928年11月到新中国成立,陈少敏在青岛、天津、唐山、冀鲁豫特委、江西省委、河南省洛阳特委、河南省委、鄂中区委、豫鄂边区党委、新四军第五师、中共中央中原局等地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她任全国纺织工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57年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65年1月,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68年10月,陈少敏带病拄着拐棍参加了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大会最后举手表决“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的决议时,她拒绝举手,是唯一一位表示反对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人。1977年12月因病逝世。
  胡耀邦曾激动地说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说她当时不投这一票是“相当了不起的,具有很大的勇气”。胡耀邦提到的陈大姐,就是陈少敏。     
            陈景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