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国源
约一百年前,在外高加索地区的森林中,有一大片被伐木工人“扫荡”过的空地。空地北面是云杉林,南面是白桦和白杨林。初春时节,云杉家族最先开始占领这片空地——它们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喷射过来,几场春雨后,小云杉逐渐长起来。小云杉的根生长迅速,但大都沿地面向四处伸展,扎得并不深。到了秋天,辽阔的空地上狂风怒号,许多小云杉被刮断了,甚至被连根拔起。小云杉怕冷,严寒的冬天来临,勉强生存下来的云杉树也被冻死了。所以,第二年春天,就不见了小云杉的影子。白桦和白杨的种子来得晚,但白桦和白杨却顽强生存下来。 三年后,云杉家族的又一批种子成熟了,再度抛射到这片土地上。此时,白杨和桦树已经很茁壮,长成了密林。云杉种子只能在又湿又暗的“地窖”里发芽。不过小云杉不像白桦白杨那样依赖阳光,只需要一点点光就能生长,尽管长得瘦弱。小云杉也是幸运的:狂风吹来时,白桦和白杨为它挡着;暴雨来临时,白杨和白桦为它罩着;在冬天里,白桦、白杨的落叶腐烂后散发着热量,为小云杉御寒。就这样,小云杉可以很“安逸”地成长。 白桦和白杨们内部存在着激烈竞争,有些长得瘦矮的树因为光照不足而被淘汰了。旁边小云杉抓住机会,拼命往上蹿,去占领被淘汰者让出一小片天空,随着时间的流逝,云杉渐渐盖过了周围的白桦、白杨。多年后,随着白杨和白桦的生老病死,长寿的云杉最终统治了这片区域。这就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比安基在《森林报》中描绘的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云杉最先占据了肥沃的“处女地”,却因为自身的弱点无法适应环境而夭折;后来,云杉种子落在阴暗狭小空间里发芽,却因为有白杨和白桦的庇护而得以生存发展,最后成为王者。其实对于人的成才也有相似的一面——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复杂的,没有绝对优越的成长环境。许多事实证明,即使环境恶劣,只要你努力抓住有利条件,克服、转化不利因素,也能顺利成长,直至成才或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