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侯江宏 刘晓杰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城镇靠近农村,贴近农民,吸引农村劳动力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聚集人口的明显优势。城镇功能贴近城市,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可以有序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实现农民的就地城市化。我市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体系”建设凸显出来,让其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重要引擎,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和理念,各城镇在发展实践中,也做了许多因地制宜的积极探索。 规划先行—— 科学布局提速发展 作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的昌乐县红河镇,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确定了“打造‘次中心’、扎实做产业、就地城镇化”的思路,对于这个小镇来说,它的精彩从规划开始。他们在对镇区功能布局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科学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结合城镇发展实际与产业发展需求,对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专项规划。其中,围绕食品产业,详细规划了2351亩的红河出口食品创业园;围绕特色景观区,对清水河公园“一河两岸”的综合开发进行了重点规划设计。 与红河镇的思路一样,在发展之初,我市许多城镇就坚持了高起点规划的理念,目的就是要从规划开始,做到“一劳永逸”,打造百年小镇,从而摈弃对资源的重复浪费。 美国在小城镇建设中对规划的重视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 如果站在全市的高度,小城镇的规划又不是孤立的,应当融入到整座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近年来,我市以规划为统领,对外主动融入半岛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对内深入实施“1860600”发展战略,即重点规划建设1个中心城市、8个县级市、60个小城镇和600个农村社区,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功能,我市合理调整镇街区划,镇街总数由183个合并为119个,撤并比例达到35%。建成全国重点镇7个,省级中心镇22个、示范镇9个,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镇街分别达到53个和34个。抓住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的有利时机,研究确定了11个市级示范镇街,放大了示范镇试点带动效应。 产业支撑—— 城园联动开发新优势 一个“特供”LV、阿玛尼丝绸原料的小镇,它的血液里不光流淌着先人们背着丝绸闯南洋的文化积淀,更沸腾着它通过现代纺织产业迈向“小而美”城镇生活的时代节拍。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昌邑市柳疃镇规划建设了1500亩的轻纺服装工业园,将柳疃家纺、九久家纺等棉纺企业入驻柳疃工业园区,并对纺织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另外,利用工业园的交通优势及现有项目优势,吸引高端无污染企业落户,进一步提升了该镇棉纺业优势。 从柳疃的园区建设和产业升级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市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园区带动,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已日渐形成。 在城镇化加速的过程中,如何提振并突破镇域经济依然是一项亟需解决的课题。正因为此,当下镇域经济的发展路径尤其引人关注。镇域经济的发展要寻找资源,找出资源的价值,并为此打造完备的产业链条,这是镇域经济成功的关键。而特色园区带动的模式,成为我市各城镇突破镇域经济瓶颈的绝招。 为推动城园联动融合,加快城镇经济发展,我市紧紧抓住蓝黄战略在我市交融实施的有利契机,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园区带动,建成省级以上开发区15处,搭建起了产业集聚、规模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平台。去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1.7%和34.3%。全市建成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各类产业园区465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园区达61个,城镇经济活力被充分发掘,对财富的吸聚能力也不断增强。 园区的优势聚集,增强了小城镇的经济实力,更打造了一批品牌城镇。我市的镇域经济发展不搞一刀切,而是秉承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百花齐放理念,打造出了羊口渔业、景芝酒业、沂山旅游、鄌郚乐器等一批特色强镇,2012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镇街分别达到53个和34个。 更重要的是,这些城镇通过对特色的定位和打造,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长效发展之路。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彰显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城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心城市转型、促进镇域产业发展和深化扩权强镇改革等政策文件。各级人大和政协通过组织视察与调研等形式,激发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纳入“四一三”总体部署的战略重点,将“协调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八大重大调研课题之一,专题研究我市新型城镇化体系布局和推进思路举措。面对这一发展机遇,如何使小城镇变“城”,使农民乐“城”,是全市各城镇必须破解的问题。而许多城镇在发展的进程中,同时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了不可或缺的板块。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城镇正在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设施和环境体系。环境就是生产力,是当下发展的必备理念。在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城市的吸聚能力;在镇村,承载能力的增强同样需要设施的完善和服务的配套。 遵循这一发展理念,我市每年投资达百亿元,加快小城镇路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的统一收运和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 在我市各城镇采访,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全然没有了印象中农村“脏乱差”的感觉。一处又一处的崭新环境让人不由得生发出一股奋进的力量。从环境的不断提升中,各城镇增强了自身魅力,筑得良巢,吸引着更多的人群聚集到城镇,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民生保障—— 人本理念增强吸附力 繁荣的小商品市场、整齐的工业园区、漂亮的洋房、宽敞干净的街道……走进我市各镇,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不断完善中比肩城市,昔日的小城镇向中心镇华丽转身,给农民带来福祉;中心镇又不断向小城市迈进,让人感受到都市生活的浓厚氛围。 城镇化最终是人的城镇化,而一座城镇能否吸纳人气,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机会。只有拥有就业甚至创业的吸引力,城镇才能成为一座吸引人、留住人、造福人的城镇。支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我市调动各部门力量,共同构建起覆盖全部适龄人群的就业保障体系。去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万人。更多的农民在城镇能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与尊严,从而成为城镇发展的稳定因子。 而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改善民生题中之义,更是我市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形成了以人为本、水平持续提升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新增财力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6.1%;市政府连续五年承诺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今年更是增加到了25件,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完善保障标准与物价指数联动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标准;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