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土资源
 
标题导航
妙手仁心 悬壶济世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为农服务
诸城构建社区化农村党组织新体系
良心撑起“孝骨”
志愿服务进社区
2013年07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心撑起“孝骨”



    记者 刘杰 通讯员 王瑞华 刘海霞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他却用实际行动推翻了这一言论。
  在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白塔村,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家里只有88岁的老母亲和46岁的儿子。母亲下肢瘫痪,至今已有八年,儿子八年如一日陪伴在母亲身边。母亲叫王秀荣,儿子叫张培明。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户特殊人家。
  当记者走进张培明家时,他正在为母亲洗衣服,杆上晾满了已经洗好的。打量院子四周,干净整齐,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邋遢。西南角是个小菜园,绿油油的黄瓜长势正旺。
  走进房间,几张青山绿水风景画映入眼帘,桌椅被整齐地摆放一角。地面非常干净,抬头望,洁白的石膏板泛着柔和的光。走进里屋,记者见到了张培明的母亲。她听不清我们在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让大家伙儿“坐,坐”。看着老人头发斑白,皱纹满脸,一种黯然的情绪不觉涌上记者心头。然而,张培明却很乐观,他很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话说得也非常实在:“母亲给了我生命,又悉心把我养大不容易,现在她病倒了,我作为儿子理应照顾她。”
  据张培明所说,刚开始的时候,王秀荣还能拄着拐杖走几步,但是近几年病情恶化以致瘫倒在床,张培明的双手就变成了母亲的拐杖。张培明告诉记者,他的作息时间表根据母亲的需要来安排,大概如下: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收拾屋子、做饭,伺候母亲吃饱后到地里忙农活,其间每间隔一段时间回家照看一下母亲。午饭后,让母亲小睡一会儿,等母亲睡醒后再去干地里的农活,跟上午一样,需要家里地里两头来回跑。晚上陪母亲聊会天儿,说说白天的见闻,甚至讲几个笑话哄母亲开心。夜里要不定时地起床察看母亲有没有大小便。   在王秀荣的卧室里,记者看到摆着两张床,张培明解释:两张床用起来方便,给母亲清理大小便的时候,把母亲抱到另一张床上,这样母亲会更舒服些。
  照顾老人是件苦差事,但张培明从没抱怨过,他每天反复做着一样的活计:洗衣做饭、喂吃喂喝、伺候大小便……悉心的照料让母亲身上从没起过褥疮。
  是什么支撑着他八年如一日呢?张培明回答:“良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