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金融 |
第03版
人口计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图为全市金融支持滨海开发建设座谈会现场 |
|

|
|
□本报记者 张 红 通讯员 刘向刚 王 强 继往开来,再谱华章。 承载着近千万潍坊人滨海梦想的潍坊滨海,在这个夏天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宝贵机遇——一个月前召开的全市加快滨海开发推进会议吹响了谋求更高层次新发展突破滨海战略的号角。 闻令而动,步调一致。连日来,全市金融系统上下一心迅速行动,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全力支持滨海开发建设: ★结合部门职能,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潍坊银监局联合出台全市金融系统突破滨海实施方案; ★市金融办主任李传顺、市人民银行行长刘福毅、潍坊银监分局副局长刘文正带领相关人员到滨海,就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行全面对接,成立金融系统突破滨海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联合办事机构与滨海区金融办联合办公; ★市金融办督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变更调整,理顺其分支机构突破滨海职能; ★市金融办会同齐鲁证券到滨海考察营业部选址工作并确定8月上旬在滨海举办新三板和中小企业私募债专场培训会、今年年底前在滨海召开一次投融资洽谈会; ★位于滨海的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私募债券在深交所挂牌发行,是中国园林行业的第一只私募债券。胜伟园林私募债券的成功发行,为我市中小企业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供了样本。 动作频繁,成效明显。连日来,一盘举全市金融之力、优化投融资环境、“镀金蓝黄”助推“突破滨海”的精彩棋局正在2700多平方公里的滨海下得有板有眼。
作为投资热土、兴业宝地,潍坊滨海在吸聚各地投资开发商的同时,也一直是潍坊各金融机构的关注热点。
渤海之滨,莱州湾畔,上苍赐给了潍坊人民2700多平方公里的宝贵战略资源——潍坊滨海。 滨海地区是潍坊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是潍坊未来能否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也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潜力所在。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滨海发展、金融先行”的指导思想,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先后召开了蓝黄“两区”投融资洽谈会、工商企业银行项目政策洽谈会、金融业支持滨海发展座谈会等多个大型投融资洽谈会,积极组织参与潍坊“蓝色产业基金”、“山东蓝黄两区经贸洽谈暨中小企业融资推介会”等多种活动,通过重大活动促进、特色服务引进、日常服务跟近,实现了滨海经济建设与金融服务的互动并进。 ◆2010年5月20日,滨海经济开发区发展与滨海金融规划座谈会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滨海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听取了滨海新城未来规划和发展情况等介绍;市直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结合各自实际,谈了对滨海金融发展的认识,确定了下步工作思路: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明晰滨海区综合功能区的定位;二是科学谋划发展路线图,促进金融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打造“政策洼地”,形成金融产业聚集效应;四是金融机构积极主动融入滨海建设,抢占市场先机;五是强化组织领导,优化金融工作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滨海区金融业规划设想:持续强化金融核心理念,坚定不移营造优良生态环境,构建多层次、立体化金融体系,形成有后劲、有活力的发展格局,尽快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对全市发展具有带动性、辐射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区,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2年8月17日至20日,首届山东潍坊(滨海)“蓝黄经济区投融资洽谈会”顺利举行。三天时间,征集优质项目200余个,银行、股权投资基金在内的74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和中介机构参会,达成合作意向62个,融资金额36亿元……这次洽谈会成功举办的更大意义,在于让滨海通过这一平台,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洽谈会期间,来自国内各地的800多名客商,到滨海进行了参观考察,切身体验了滨海区蒸蒸日上的开发局面,感受到了滨海作为投资热土和兴业宝地的潜能所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投资滨海、兴业滨海的信心。 ◆2012年11月2日上午,全市加快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当天下午会议结束之后,全市金融支持滨海建设座谈会在滨海召开。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局、市保险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和全市17家银行机构主要负责人、1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就进一步深化投资融资、全力支持滨海区开发建设达成共识:滨海区集“三区”建设于一身,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发展金融业的优越条件,各金融机构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加快滨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滨海开发的重要性,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为滨海开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3年7月5日,市金融办主任李传顺、市人民银行行长刘福毅、潍坊银监分局副局长刘文正带领相关人员到滨海,就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行全面对接。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强化金融对突破滨海的推进作用,全市金融系统成立了支持滨海突破领导小组,李传顺任组长,刘福毅、刘世明任副组长;成立联合办事机构,与滨海金融办联合办公,并确定了金融支持突破滨海“六大目标”:一是以“形成区域金融聚集效应”为目标,积极推动滨海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吸引各金融机构入驻;二是以“提供金融综合配套服务”为目标,研究制定专项政策,为各市(县)区和市属各开发区“突破滨海”提供特色服务;三是以“完善滨海农村金融财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让滨海居民享受到与中心城区同等的金融服务;四是以“维护金融业良好发展秩序”为目标,会同政法部门严厉打击区内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五是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为目标,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滨海发展的考核奖励及督查力度;六是以“激发滨海区发展的内动力”为目标,从投入力度、机构布局、改革创新、外汇管理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滨海区进行重点倾斜、合力服务,打通金融流通的血脉。
金融支持滨海,关键在于地方金融机构。滨海各金融单位,积极主动工作,为滨海开发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
银行机构继续成为滨海投融资的主力军—— 截至目前,滨海区已设立各类银行分支机构19家,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9家,邮储银行分支机构2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8家(含农商银行分支机构7家和蒙银村镇银行滨海支行),潍坊银行滨海支行、民生银行滨海支行也将于近期开业,银行机构继续成为滨海投融资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5月末,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滨海区信贷投放余额达116.83亿元,2013年新增信贷投放达20亿元、信贷支持覆盖滨海企业360余家,支持滨海大型项目建设51个,其中信贷支持亿元以上项目21个。 工行潍坊海化支行按照加快滨海开发的精神,将工作重心从大企业、大客户转到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尤其是新招商来的客户,不断加大对区内企业的信贷投入。为区内新设立的企业提供便捷的账户开立、资金结算服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通过办理银行承兑、贸易融资、信用证等手段为区内客户提供资金支持。2013年上半年工行共向滨海投放贷款3.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滨海的经济发展。 农行潍坊滨海支行按照滨海区建设实际,积极为滨海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到6月末,该支行各项贷款余额15.2亿元。该支行深入滨海各工业园区,开展针对性的上门服务,自去年以来新拓展13家客户,发放贷款37100万元。累计办理惠农卡13636张,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923万元,发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10210万元,有力支持了农民增收致富。该支行还积极推广个人住房贷款、房抵贷个人贷款,累计发放个人住房类贷款2635万元。 建行潍坊海化支行先后为滨海区防护堤二期工程投放7亿元,国电潍坊风电2.8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已完成批复,等待发放。弘润石化储油项目在建行已完成16亿元授信。对海化集团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的金融服务正在积极推进。同时,该支行还通过成长之路、速贷通、善融贷等信贷方式,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新型金融组织成为滨海投融资的重要补充—— 在滨海这片开发建设的热土上,还活跃着以地方性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金融组织,他们凭借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方便快捷的经营手段,为滨海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力,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 潍坊农商银行滨海支行创新推出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今年以来累计新发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14510万元,对于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当地涉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蒙银村镇银行滨海支行始终坚持“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经济、服务当地居民”的市场定位,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目前,已累计为滨海区内客户办理各类信贷业务83笔,信贷总额达1.35亿元。 潍坊滨海银泰小额贷款公司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目标,采取“小额、分散”的贷款方式,为当地农渔民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截至6月末,该公司累计发放贷款5.01亿元,共支持区域541户农渔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 潍坊滨海裕祥小额贷款公司坚持“小额、分散、灵活、便捷”的经营方针,为当地“三农”、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该公司发放贷款总计57703万元,为609户资金困难客户提供了资金支持,有效填补了传统银行业务的空白。 潍坊滨海金利小额贷款公司今年4月18日开业后,遵循审慎经营、稳健发展、持续创新、互惠互利的经营原则,竭诚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区内胜伟园林、潍坊友容实业等九家微企及个人发放贷款3520万元。 保险机构在滨海建设中的作用愈加突出—— 滨海经济发展引擎的日益提速,无疑为保险业提供了巨大的保险市场。全市保险业顺应滨海经济发展形势,紧紧抓住该区大力兴建特色产业项目、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作用,为滨海“二次创业”保驾护航。 人保财险滨海营业部结合该区实际,根据市场和客户的要求,从内部管理到一线服务,从服务形式到服务内容,多措并举,注重抓好服务意识、服务措施的转变与创新,争取客户满意最大化。截止到6月底,受理理赔案件900多笔,已支付赔款500余万元,已缴纳税收254.8万元,其中代收车船税119.3万元,共为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承担近200亿元风险保障。
“突破滨海、金融先行”,全市金融系统畅通渠道、倾斜政策、合力服务,进一步激发了滨海发展的内生动力。
抓融资,保投入,全力支撑滨海建设资金需要—— 抓间接融资,增加信贷投放能力。抓紧组织滨海资金需求情况调查,筛选滨海开发区的重点支持项目,每家银行组成专业营销团队,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源和政策支持,建立对滨海重点项目的“绿色信贷通道”,为企业项目制定个性化融资服务。积极争取,推动市政府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各省级金融机构在滨海举办政银企项目对接会。 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在项目立项、投资计划、配套资金和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支持,为银行业机构贷款投放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信贷投放能力,积极为地方法人机构争取调控限额,最大限度地增加信贷投放能力,通过为潍坊银行、潍坊农商行、蒙银村镇银行再贴现、再贷款,增加可用资金近5亿元,用于支持滨海发展。 抓直接融资,增加企业“造血”能力。整合各类金融资源,组成专业团队,根据滨海区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融资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提高区内企业获取投融资服务的效率。紧密结合滨海区产业特点,优先选择一批区域内企业列入上市后备资源库,支持区内企业在各类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和鼓励海化集团等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票据、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不断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引导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强与信托、租赁、券商、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大力拓展信托、融资租赁、保险债权计划、资产证券化等投资银行业务,加大对弘润管道、龙威实业、山东裕源等重点骨干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抓网点,强体系,全力强化金融组织体系支撑—— 完善滨海区金融机制,加快网点建设。积极推动中国银行滨海支行、潍坊银行滨海支行尽快开业;推动民生银行滨海支行年内获得批筹;同时加大对其他银行机构网点布局的科学规划,推动他们积极向滨海延伸机构。指导相关银行,按照属地原则对滨海区的机构网点进行规范调整。力争年内完成寒亭农联社东城分社、央子信用社变更为潍坊农商行央子支行、滨海支行,完成位于滨海区的寿光农村商业银行滨海支行等5处机构的资产收购工作。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滨海区支行的改革设立步伐。国家外汇管理局潍坊市中心支局在滨海金融办滨海区设立办事机构,即时挂牌,享有潍坊市中心支局管理权限。 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扩大试点范围。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不受比例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即申请批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优先增资扩股,做大做强。支持滨海区发展面向海洋经济、科技创新、商圈融资的专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在滨海区试点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度新增小微企业担保额给予风险补偿;加快发展滨海区内会计、法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咨询等金融中介机构,提高金融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抓创新,促特色,全力强化金融服务产品支撑—— 对于盐及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盐化工企业为授信主体,以商户联盟和企业联盟为平台,突出特色,大力支持盐田经营、渔业捕捞、盐卤化工等传统海洋产业。 对于逐渐形成的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通过创新应收账款、仓单、商标专用权、知识产权及股权质押方式,深化与担保公司合作,组建企业信用联盟和专业市场联盟等多种渠道,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城镇化项目,支持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信贷和债务融资手段,确保建设资金。对石化炼化一体化、国电风电等重点入驻项目提前介入,及时进行项目评估和信贷准入。 对于农民和涉农企业,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质押等贷款业务,探索开展“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融资模式,借鉴寿光蔬菜订单融资试点经验,发展农产品订单融资业务。 对于滨海外贸进出口企业,享受与全市50家外汇重点企业同等政策优惠,对企业境外投资、股权变动、重大投资、海外上市等重大业务需求,全程跟进、一事一议;精简核准事项,将滨海区137家企业全面退出具体进出口核销程序,最大程度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取消区内企业以外方利润等合法所得在境内进行再投资等3大核准项。 风起扬帆正当时,乘风踏浪谱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潍坊金融人正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积极投入到滨海开发建设的大潮中,大胆发力,积极作为,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奋力开创滨海建设新局面,为把滨海真正建成最具活力、最具层次、最具现代感的新区,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再立新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