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能力大提升 ◆幸福创建大发展 ◆舆论环境大优化 |
我市人口计生系统“三项建设”成绩斐然 |
|
|
本报讯 (记者刘伟 通讯员刘志林 陈伟 朱进国)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招商与转调创工作座谈会精神,通过“转调创”进一步提升各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确保新形势下我市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市人口计生委于7月22日至23日召开了计划生育“三项建设”观摩点评会议。与会人员轻车简从,分三个小组,利用一天的时间,分东、中、西三片对12个县级服务站、2个街道服务站、4个社区(村)的技术服务能力、幸福家庭创建和舆论环境建设进行了现场观摩点评。人口计生系统观摩点评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7年,通过观摩点评,我市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幸福家庭创建、舆论环境等得到大幅提升。 优质服务能力大提升。近年来,我市各地坚持把免费婚检作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改进婚检服务模式,婚检率逐年提高,为育龄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婚前健康检查服务。免费婚检实施以来,全市免费婚检23.4万人次,婚检率达到93%,把好了预防出生缺陷的头道关口。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今年被市政府列为25件为民服务实事之一,在奎文、潍城、寒亭被纳入全省第四批试点单位之后,该项目在我市实现了全覆盖。去年7月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率先开展无创基因检测项目,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积极开展“家庭阳光幸福工程”,市、县、镇三级计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共同为育龄夫妇提供优生优育、不孕不育和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免费或优惠服务。截至6月底,共完成乳腺病诊治54.6万人次,其中18.1万人完全康复;不孕不育症治疗1.87万人次,1423名育龄妇女成功怀孕;生殖道感染等其它生殖系统疾病诊治87.2万人次,47.9万人已顺利康复,共为育龄群众节省费用3.17亿元。去年,安丘市继诸城、昌邑、青州、寒亭、寿光、昌乐之后成为我市第七个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这也是我市连续第六年获此殊荣,成为全省唯一。今年,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又被授予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称号,从而实现了我市“省优”全覆盖。 幸福家庭创建大发展。近年来,我市依托人口关爱基金会,以幸福家庭创建为主题,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先后开展了人口关爱——助学行动、帮扶救助计生困难家庭和基层计生工作者、家庭阳光幸福工程和手牵手家连家结对帮扶计生家庭大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今年5月,我市公布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首批12个基层示范单位和12个示范项目。这些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品牌效应明显,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领先性,为今后各地幸福家庭创建提供了良好借鉴。通过各地扎扎实实的创建活动,计生家庭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抵御风险和脱贫致富的能力有所增强,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截至2012年底,市人口关爱基金会直接出资530余万元,对3330多户死亡、伤残或患有重大疾病的计生困难家庭、大学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以及患有生殖健康疾病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帮扶救助;连续两年与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妇联等六部门开展帮扶救助困难大学生活动,共救助计生困难家庭大学生4000余名;自2011年开展的“手牵手家连家结对帮扶计生家庭大行动”,累计帮扶资金达到9511.99万元,帮扶物品共计4112.70万元,荣获“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成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唯一获奖项目。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省人口计生委、省计生协会领导多次到我市进行调研,对我市开展的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人口报、省广播电视台、人口导报等6家新闻媒体组成的记者团,也对我市开展的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持续采访报道。目前,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我市有效凝聚社会资源,展现人口计生良好社会形象的闪亮品牌。 舆论环境大优化。坚持宣传教育为主,引导广大群众转变婚育观念,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生育和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坚持集中性宣传与经常性宣传、业务宣传与特色宣传相结合,大造舆论,广造声势,持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镇街和村居普遍建立了高标准的新型生育文化一条街和文化长廊,建设了生育文化广场,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人口学校,在主要路段建起了“国策墙”,在重要路口设立了大型宣传牌,并常年组织直通车和计生文艺宣传队巡回宣传,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各地以创建“新型生育文化示范村(居、社区)”为抓手,立足当地实际,积极创新形式,建设了人口文化广场、新型生育文化主题公园、人口文化教育基地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口文化宣传新格局。各地把综合生育文化大院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大投入力度,配套相关设施,开展文化活动,使之成为群众婚育新风的“大课堂”、科技致富的“小基地”和传播文明的“新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