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昌乐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乐享城里生活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滨海区获240万元省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柘山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把关从源头开始
我市两田园景观获评“齐鲁最美田园”
我市16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大学生暑期倡文明
潍坊市现代物流基地(区域物流中心)规划香港咨询会举行
2013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关从源头开始
——高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侯江宏  通 讯 员 王有志 王喜进
  农产品质量事关餐桌安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高密市抓住源头治理这一关键,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密织起覆盖城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让老百姓尽享口福的同时,也确保了餐桌安全。
园区示范——
树立质量安全新样板

  8月5日,在高密市夏庄镇惠德食用菌产业园内,一箱箱惠和牌金针菇整装待发,将运往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产业园负责人任福喜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金针菇、香菇均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一直供不应求。
  高密市将示范园区作为推行标准化种植的有效载体,先后引进国家和部颁标准80项、潍坊市级标准52项,园区内实行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组织生产、质量检测、收购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能追踪、储运信息能查询,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升。李村生态园生产加工环节均实现了绿色、无公害,有6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认证,5个蔬菜品种处于有机认证转换期。
  高密市制定出台了鼓励扶持示范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先后发放奖励930多万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高密市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52处,“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14个,认证基地面积32.4万亩。
质量追溯——
建立全程监管新模式

  “我们对韭菜等蔬菜种植户都建立档案,一户一个编码标签,这个编码相当于身份证,不管在哪里出了问题,都能快速查到源头。”8月6日,高密市夏庄镇副镇长殷继承对记者说。
  夏庄镇蔬菜种植面积有7.3万亩,80%以上销往青岛地区。这个镇针对种植户和运销户分别建立起种植档案和销售档案,实行蔬菜产地准出制度,所有产品经检测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市,杜绝了不合格产品上市的可能性。今年上半年,仅韭菜一项就检测样品4708个。 
  高密市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投资4200万元开工建设食品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配套建设了13处镇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在933个村选配了1866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推进了防控关口前移。与青岛地区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起沟通联系机制,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状况,实现了产地与市场的有效衔接。该市还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实行国家限用农资定点销售制度,严把农资销售关,从源头上拉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闸门”。
科技服务——
构建技术支撑新体系

  如何才能杜绝不合格农产品的出现?高密市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高密市由市农业信息中心、镇农技视频网点、村科技服务网点构建起三位一体、上下贯通的市镇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涉农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1.2万人。对重点蔬菜产区、重点示范园区派驻专业技术人员,依托农业信息短信服务平台常态化发布灾害预防、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多户,辐射带动农民1万多户。目前,该市依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每年可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40多项,形成了柏城土豆、李家埠蔬菜等一批优势产业带和名优农产品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