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教育·培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国土资源
 
标题导航
山东市民为“升学宴”随份子
留学费用调查:澳大利亚及美英成本最高
揭天价考研“保过班”蒙人“四大猫腻”
高学历遭求职尴尬研究生就业形势不佳
2013年08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天价考研“保过班”蒙人“四大猫腻”



  “一流代课老师,内部复习资料,不过保证退费”……天价考研“保过班”打出的口号天花乱坠,为什么一戳即破的“骗局”总有一些学生和家长报名,培训机构的“保过”承诺到底“保”过了谁?记者采访总结了其中的四大蒙人“猫腻”。
【“保过”误区】
  一位在考研培训机构有代课经历的培训老师向记者透露,“保过班”就是抓住了考生对“保过”理解的误区。一些学生看到“保过”自然会以为培训机构会提供一些“额外”资源,然而培训机构内部所说的“保过”其实是:今年没有过,要么保你明年过,要么退学费,“保过”的说法只是一种后续保障。
【运营骗局】
  所谓的“保过班”具有明显的欺诈性质,其目的是骗取高额培训费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只要有学生交纳天价学费,“保过班”即使全额退款,培训机构都不会亏本。从我国目前的培训市场课程收费来看,正规培训机构每个课时的收费基本处于正常区间内。但按照天价“保过班”课程的收费核算下来,一个学时的费用是天价,纯属暴利。
【协议“漏洞”】
  何况,从法律层面上讲,很多机构宣称的“协议退费”并无保障。首先,考生和培训机构签订协议的前提是不合法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培训机构为了牟利。
【名校“噱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刘妍说,以清华、北大等名校为噱头来吸引考生的考研“保过班”更是无稽之谈。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早已开始采用保送的方式招录优质生源,其中本校保送生占90%,另外则是从其他高校的优秀学生中挑选,公开招考的名额很少。
  刘妍建议考生,把如此多的金钱和时间押宝在没有保障的“保过班”上,“一点都不划算”。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攻读研究生学历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名校的研究生更是如此。如果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寄望于投机取巧,迟早会得不偿失。
         ■本刊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