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斌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出了“治治病”的要求。为作风上有“疾患”的党员干部“治病”是必要的,但俗话说“良医治未病”,在作风“疾患”发生前就未雨绸缪、积极预防,做好日常保健,而不要等疾病缠身、病入膏肓时再去“治病”。这样既节省了治疗成本,又避免了治疗之痛。所以,改作风不仅要“治治病”,更要注重“日常保健”。 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党员干部要多到田间地头、人民群众中间走走,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多接接“地气”,多呼吸一下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新鲜空气”,可使思想和作风及时“新陈代谢”,排出污浊之气,保持神清气爽。 要及时打“预防针”。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加强群众路线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就给自身思想和作风注入了“党纪国法”和“群众观点”等疫苗,可以有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病菌的入侵,提高思想和作风的“免疫力”。 要定期“体检”。定期对照党章、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多照照“镜子”,给思想和作风做一次全方位“体检”,对健康与否做一个彻底排查,可以及早查出“腠理之疾”,以免病入膏肓再去“治病”,到那时为时已晚。 要多补充“营养”。要多补充理想信念的“钙”,使理想高远、信念坚定、作风顽强,防止得“软骨病”。多补充“为民、务实、清廉”等各种维生素,使思想和作风时刻保持“为民奉献、务实肯干、清正廉洁”的健康状态。只有多给思想和作风补充“营养”,做到“营养”全面、膳食合理,才能远离“疾病”困扰,使思想和作风永葆生机和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