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昌邑沿潍河打造城市“生态绿核”
综合保税区八大平台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
“滨海精神”点燃创业激情
24辆“单车”下乡来
火山小米走俏市场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7万户
8月份“潍坊好人”评选揭晓
潍坊首家种业公司获进出口经营许可
潍坊职业学院滨海校区启用
临朐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中韩自贸区第七轮谈判双方代表团来潍
2013年09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24辆“单车”下乡来



  本报记者 付 生 通讯员 王有志 王喜进

  8月29日上午8点,高密市咸家工业区中心社区工作人员李迎春与往常一样,在党政办公室签到后,与人社所所长潘志业一起跨上“凤凰”自行车往坊头村赶。记者也饶有兴趣地骑车一探究竟。
  “昨晚7点接到坊头村一村民电话,对新农保缴费有疑问,这不,我今天就和人社所潘所长一起去给他说说情况。”骑在车上的李迎春告诉记者,区里给每名社区干部都做了一张民情联系卡,发放给村里的群众,卡上注明了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群众一旦有急事、难事,可直接拨打电话求助。
  骑行了大约15分钟路程,李迎春和潘志业来到坊头村村民李振臣家中。54岁的李振臣中等身材,微胖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我今年才入新农保,为什么缴费的时候要补上去年和前年的?是不是多收了我的钱?”对李振臣的疑问,潘志业详细作了解释:“咱市里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新农保的,年满45周岁以上的群众入保,按规定要从2011年开始计算缴费年限,所以要补缴上前两年的保费。”潘志业的一席话打消了老李的顾虑,“昨天晚上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民情联系卡上的干部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们今天上午就来了,工业区的干部还真替老百姓办实事。”
  从李振臣家出来,已经9点半了,潘志业提议到村委看看。当他们到达时,20多位村民正在咨询新农保办理事宜。67岁的村文书李丕传看到他们来了,高兴地打起了招呼:“我们这些老家伙对新农保政策搞不明白,你们来正好给村里的老少爷们讲讲。”“我今年38岁,一年交200元,到时候我一月能领多少钱?”“我母亲今年59了,要怎么缴费?”……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潘志业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11点,看到准备骑车回去的李迎春和潘志业,李丕传非要留他俩到家里去吃顿饭。“我们有规定,不管是下村还是到企业,中午都必须回食堂统一吃饭,每次打卡点名,月底还通报。所以,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与李丕传和周围的群众道完别,李迎春和潘志业骑上自行车,踏上了回程的路。
  谈起用自行车做交通工具的初衷,咸家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禚朝晖告诉记者,咸家地域不大,仅有43.82平方公里,24个行政村、110多家纺织企业分布在方圆3-6公里的范围内,办理公务的出行方式是乘车有余而步行不足,加上区内的道路状况较好,十分适宜推广自行车作为公务出行的交通工具。为此,今年3月份,咸家工业区购置了24辆自行车,包括书记、主任在内的36名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在区内办公事,情况不急,全部都是骑自行车。这种“单车办公”的方式,不但每月能节约燃油费8600多元,还拉近了机关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可谓一举多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