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 ◆真抓实干 ◆进位争先 |
经济区抓机遇促转型跨越发展 |
|
|
本报讯 (记者马林峰 通讯员孙晓亮 考晓东)踏访九月的经济开发区,到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无论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在朝气蓬勃的工业园区,还是在机声轰鸣的企业车间,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竞相发展景象动人。一个个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共同奏响了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乐章。 狠抓三个重点,促投资保增长。狠抓重点项目投资运营,力促华电分布式能源、节能型晶体管中频电源、卓尔纤维科技等22个总投资65亿元的重点项目快开工达效。狠抓重点工程建设申报,推进北辰中央休闲区安置区的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向阳路北延、北外环延伸等省市重点工程,力争将长松路或友爱路跨青银高速公路工程、泰祥街跨白浪河桥工程列入2014年全市城建重点工程。狠抓重点企业改造升级。研究出台具体扶持政策,着力推进亿斯特管业、峰鸣科技、惟远新材料、长城建材等重大技改项目建设,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5亿元以上。 构筑服务平台,支撑经济转型大发展。在将高新产业园二期、先进制造业工业园二期工程纳入下半年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的同时,全面加快国家级孵化器创建步伐,全力扶持打造辐射山东半岛的模具产业平台,力争至2015年服务企业500家,实现模具产值2亿元,带动地方经济80亿元。此外,着力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卢秉恒院士工作站、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实质性运作,主动深化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20余所著名院校的合作,确保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家。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集聚效应。抓主体规模膨胀,加快推进主辅业分离,力争新增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年内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抓产业层次提升,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集中力量推进“服务业十强”项目建设,培植新的增长点。抓房地产业发展,加快美丽华高尔夫花园等26个在建房地产项目和帝景国际城市综合体等12个商业地产项目建设,搭建现代服务业聚合载体。抓总部项目落地,积极推动投资80亿元的半岛总部基地(潍坊)项目、投资10亿元的国药控股集团总部等4个总部项目尽快签约;重点扶持马石油润滑油山东地区总部、申通快递鲁东分拨总中心、中石油潍坊公司、天泰新能源等总部项目,力争年内1家总部企业地方财政贡献过300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