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处理和把握环保与经济发展关系为突破滨海提供优质环境保障 |
——访市环保局局长郑金来 |
|
本报记者 付生 “加快推进实现滨海新突破,是市委、市政府立足于谋求更高层次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环保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生态立市和转型升级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日前,记者就市委、市政府“突破滨海”战略中的生态优先等问题采访了市环保局局长郑金来。 郑金来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市环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安排,正确处理和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帮助和扶持滨海区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努力为建设滨海现代工业新城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立足自身职责,以环境保护优化滨海经济增长,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这里有几个方面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郑金来向记者介绍了市环保局在突破滨海战略中计划实施的三大主要工作。他首先介绍的是建设项目环保准入。他认为,环评可以作为优化滨海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空间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来推进滨海区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主要是两条主线,一条线是服好务,我们制定出台了《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全面落实了滨海区享有市级行政审批权限,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及化工石化类项目外,其它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已全部下放到了滨海区。同时,不断简化办理环节,方便企业。” “另一条是坚守红线,就是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在滨海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把握环保准入门槛和准入条件,坚决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建设项目,促进滨海区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提高。” 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空间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郑金来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结合滨海发展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部署,大力实施刚性减排,努力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支持滨海开发。同时,积极帮助滨海区开展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目前,我们对滨海区总量控制的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了80%。” 对于第三件事:大力推进滨海水和大气污染治理,为滨海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支撑。郑金来介绍说,市环保局已成立了7个执法检查小组入驻滨海区,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排查企业114家。重点加强了对企业治污设施是否投运并稳定运行,是否存在空气异味产生环节及异味污染;对虞河、白浪河和弥河三条入滨海河流水质等进行了检查、监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