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梁月康 杜在健 10月10日上午,笔者来到潍坊市基泰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走访。张玉刚正忙着招呼给他犁地的伙计。在接受采访时,他难掩喜悦之情:“现在好了,我们的农业合作社已经起步了,我们大棚里的瓜果,一天能销售15000斤左右,而且已经持续了30天,我的梦想快实现了。” 提起张玉刚的合作社,要从他的职业说起。张玉刚原本是寒亭区高里街道的一名医生,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曾奔赴灾区帮助救治伤员。这个经历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前些年,他的父亲因胃癌去世,这让他更多地关注起食品安全问题,一个想法慢慢诞生了。 2010年的一天,张玉刚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做医生做农民,改行种地,做绿色农业。“以前当医生是给乡亲们减少病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无公害果蔬产品则是从食物源头上治病救人”。张玉刚说干就干,2010年他开始筹划建设农业专业合作社,2011年承包了一块土地,2013年1月潍坊市基泰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共有社员650名,共同出资516万元。 虽然种地是半路出家,但张玉刚有自己的“农业经”。他非常看重管理,制定了“五个统一”制度,采用一站式管理。通过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验检测、统一产品销售,确保产品品种一致、资金到位、科学种植、质量过关、销售无忧。 怎样做到绿色无公害?“虽然大家都在种地,都想科学种地,但总不得要领。比如施肥,一般的农户就是直接将鸡粪、鸭粪等撒到地里,这样很容易滋生大量虫卵,严重影响收成,如果再通过农药对付虫卵,果蔬产品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他使用有机肥,以豆粕和处理后的沼气作底肥。他反对一些农户在种植期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让作物自然生长、自然成熟”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市场是盏指明灯。如今,虽然合作社刚刚经营半年多,但他的果蔬产品如“长寿脆”甜瓜等却已经打响了品牌,经常有北京、济南的客户到合作社洽谈业务。现在合作社一天平均能销售瓜果15000斤左右,蔬菜20000斤左右。 张玉刚坦言虽然自己年过四十,精力没有年轻的时候好,但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建设农民自己的绿色庄园,生产无公害果蔬产品,带动乡亲们致富。从医生到农民,从医疗诊室到田间地头,随着合作社的慢慢起步,社员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张玉刚微笑坦言,“距离自己的‘中国梦’更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