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城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日产日清 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
“纯美田园”醉游人
庙子镇青山绿水吸引四方游客
井沟镇4500亩黄烟喜获丰收
广植产业“树” 百姓惬意“栖”
2013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植产业“树” 百姓惬意“栖”
——昌乐县红河镇小城镇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赵娜 孙业兴
  省级中心镇、省级文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食品特色产业镇、山东食品产业第一镇……2012年8月又被评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一串串闪光的荣誉称号真实地记录了昌乐县红河镇小城镇崛起的足迹。近年来,红河镇以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使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融合的小城镇建设日臻成熟。
产业发展
让农民“乐享其成”

  “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才能住得安心、活得舒心。”红河镇党委书记张志强说。为强势推进小城镇建设,红河镇以产业化不断提速镇区经济,规划建设了蔬菜种植、食品加工、工业示范等六大产业片区,通过产业聚集、企业扩张、园区招商,形成了镇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为小城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食品产业是红河镇的主导产业,该镇规划建设了占地2351亩的红河出口食品特色产业园,以吸引相关产业聚集,目前,该园区已落户企业25家,其中,潍坊乐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肉鸭加工企业,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另外,乐福纸业、鸣泽国际、恒源丝制品等多家企业也正在迅速扩张,不断做大做强。同时,红河镇还不断吸引大财团投资农业,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集中建设了千亩蓝莓、千亩薰衣草、500亩辽峰葡萄、300亩铁皮西瓜等7个高端农业项目。另外,原野蔬菜种植等其它30多个已建成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也在进行改造提升。
“10分钟就业圈”
实现家门口就业

  要使农民在城镇立稳脚跟,产业是支撑,就业是保障。依托六大片区,红河镇建设为民服务大厅,通过“10分钟就业服务网”与片区用工信息进行对接,让社区居民获得满意的工作、得到稳定的收入,确保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
  “附近村庄每天来打工的农民都在80人左右,一个月能收入1500元左右,下步,我们还将流转更多的土地,到时候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红河镇原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国维说。通过土地流转,红河镇农民每年除固定土地租金收入外,还能到产业片区打工,变成了真正的产业工人。红河镇还充分利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用工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优势,引导村民向镇区集中,扎根社区创业发展。目前,红河镇商户总数达到22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今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
筑土培基
提升城镇人气

  110千伏和30千伏变电站、1亿千瓦时热电厂、日处理3万方污水处理厂、具有二级乙等资质的昌乐县人民医院二院、2处年处理能力3万吨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供电、供水、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均实现了集中化,小城镇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高楼大厦,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没有人气的城镇化,只会落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巢窠。为此,红河镇在提升人气上下功夫,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重新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详细编制了社区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景观规划4个规划,打造居住、商贸、景观、文教、公共服务五个中心,科学拓展了小城镇发展空间,拉大了城镇发展框架。
  红河镇重点加快红河、依水苑、宅科、平原4个今年新确定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中心中学、新计生服务站、时利和物流园等10个配套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幸福广场、清水河公园、薰衣草风情园的娱乐健身功能,提升镇区养老院、为民服务大厅档次,完善镇区亮化、主干道人行道铺设和管网配套,增强城镇承载力,以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凝聚更多的人气,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镇区居民底气更足、人气更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