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财富·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专题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民资办银行钱途几何
2013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资办银行钱途几何
◎已无政策障碍 ◎20余家民营银行名称获预核准



  近期,民营银行的申办势头越来越热。目前已有20多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工商管理总局的预核准。报道称,目前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在政策上已没有障碍。由于民营银行准入细则迟迟没有出台,银监会还未首肯任何一家民营银行申办者,相关人士普遍猜测,不久,民营银行最终花落谁家或见分晓。

■20余家民营银行名称获预核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目前,有30多家民营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表示要申请民营银行。在上市公司方面,明确表示有意开办民营银行的有苏宁云商、金发科技、凯乐科技、格力电器、杉杉股份、红豆股份等。
  11月4日晚间,江河创建、朗姿股份和东方雨虹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日前已与其他6家公司签订《关于发起设立首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之投资合作意向书》,将筹建民营银行。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6日,总共有23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工商管理总局的预核准,包括苏南银行、华商银行、国融银行、苏宁银行、华瑞银行、客商银行、国民银行等。
  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苏宁云商申办的苏宁银行。8月21日,苏宁云商最先披露了公司已向相关部门递交初步的设立意向方案,这使得苏宁云商的股价一度连续暴涨。
  伴随中央关于鼓励民营银行的政策陆续推出,设立民营银行的热潮一直高烧不退。
  今年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探索设立民营银行”;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9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周小川还在文中表示,要引导民营银行“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这也是监管层首次对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作出明确的界定。
  虽然民营资本创立银行已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碍,但由于民营银行准入细则迟迟没有出台,银监会也还未首肯任何一家民营银行申办者,因此所有有关民营银行的消息都只是猜想。有业内人士称,“十八届三中全会过后,民营银行最终花落谁家或见分晓。”
  其实,民营银行准入细则迟迟未出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此之前可能还要解决存款保险制度这个基本而重大的问题。所以,除申办民营银行,亦有民营企业另辟蹊径,不断向城商行、农商行等注入民间资本。
  10月24日,泸州老窖公告称,将以每股1.70元的价格出资4250万元参与泸州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交易完成后仍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当前,对于那些真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定位民营银行?如何提高专业素质?如何将银行与自身业务有机结合等诸多实际性问题,或许是民营企业不得不考虑到的问题。
  近日,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如果苏宁银行获批,将创新担保机制,打造信用贷款,首先将应用于和苏宁之前有过合作的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同时,利用电商平台的数据库打造纯信用的贷款机制,这就是苏宁银行的未来特色。”

■民营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引担忧
  浙商证券银行业研究员王剑指出,民营银行的开办能够以查漏补缺的方式弥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缺口,并可将部分原来从事非正规金融服务的民资“招安”,以畅通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民营银行中三类银行盈利前景将会比较好,第一类是盈利模式具有差异化的银行,如果民营银行能够突破银行既有业务模式,如在消费信贷、交易型银行等方面进行创新,将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第二类是有一定资源禀赋的银行,它们依托于实业资源跨界竞争,核心企业在整合产业链金融资源及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上具备资源禀赋和协同效应;第三类是其他跨界的互联网金融,大量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备协同效应。”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
  “民营银行经营上的难点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利率市场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一些银行破产风险加大,资金反而会流向大银行;二是民营银行能否在风控方面招到专业风控人员、建立专业的风控团队也是值得担忧的;三是银行成长逻辑的差异性,与其他行业不同,银行业面临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这意味着若不依靠外部融资,银行做大的过程将十分缓慢;四是跨区经营的限制,目前城商行的跨区设点都还没有放开,未来民营银行的跨区经营也势必困难重重。”金麟指出。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奚君羊也指出,银行历来是高风险行业,民营资本是可以进入,但前提是要有强大的风控体系和良好的内部治理。
  “在我看来,民营银行在人才专业度、系统投入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均还不够成熟,因而初期它的规模会相对比较小。当然,一部分能够在业务上有所创新的民营银行规模也许会逐渐扩大。”黄泽民指出。
  苑德军也称,民营银行在经营上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资本金规模相对比较小、风控能力较弱、专业人才储备也较差,还有产品开发及资本筹措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
  虽然目前关于设立民营银行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来,但极有可能会将其定位成小型区域银行。而如果将其定位成区域银行,城商行和村镇银行无疑是最具参考价值的。
  不过,从已经上市的三家城商行来说,是以上市手段扩张而实现高盈利。但银行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在资产规模大幅增长背后,上市城商行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也连升3年,资产质量面临着恶化的风险。

■民营银行设立不能沿袭指令性思维
  据新民网,民营银行的设立,无疑是金融领域市场化迈出的一大步,也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领域,促进银行机构股权的多元化,以及更好地满足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是民营银行设立指标式的政策导向,实在是与市场化的原则相忤逆。
  今年7月发布的“金融国十条”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据媒体报道,尽管离正式注册成立还相差甚远,但目前已有20多家民营银行名称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预核准。第一批民营银行10个名额已经下发至各省,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别获得两个名额,但由于管理层担心民营银行对欠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因此试点期间只能在省内经营。
  另据媒体的报道,全国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并被银监会列为“范本”,成为制定全国版细则的重要参考。在设立民营银行的门槛方面,《办法》有了相关规定。
  民营银行迈出的这些步伐,公众当然抱有乐观期待,众多企业之所以对参与民营银行趋之若鹜,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看到了民营银行的巨大“钱景”。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和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的一半以上,坐拥金融垄断牌照,银行业仍然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对于民营银行这一新鲜事物,在习惯于炒新、追新的社会氛围中,企业对民营银行跃跃欲试,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民营银行的设立,除了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外,更重要的是应该给社会一种这样的预期:民营银行的设立已经放开闸门,政府所做的,就是明确告诉社会和企业民营银行设立的门槛,以及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剩下的由企业自主决策。民营银行到底在哪些区域设立、什么行业的企业可以设立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经营范围,这些都不应该是政府规定的内容。政府应该做的,就是放开门槛,做好服务,从法律法规上控制好各种潜在的风险,然后由企业自主决定。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的设立绝非一本万利,民营银行也会亏损。政府应该放开手脚,在民营银行设立上面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然后由市场去优胜劣汰。民营银行的放开,本身是市场化的产物,但指引民营银行设立的制度框架,首先也必须顺应市场化的需求,而不是沿袭过去的指令性思维。
         ■本刊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