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寿光工业经济“转”出新活力
我市与荷兰飞行学院达成合作意向
第六届中国纺织市场品牌企业对接会开幕
图片
强基固本促发展
高品位 高水平
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转型发展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2013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地域 转方向 转观念
寿光工业经济“转”出新活力



  本报讯 (王兵)近日,东方宏业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高全同聚丁烯-1(PB)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专家组验收,C4液化气综合深加工项目配套的脱丙烷塔也正在紧张安装。健元春集团从德国布鲁克纳引进的年产10万吨特种BOEPT薄膜生产线完成安装,进入试生产。英利实业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正在建设,2014年投产后将填补该产品的国内空白……一个个高新产业项目在寿北落地生根,为广袤的盐碱荒地注入了高科技的新鲜活力。如今的寿光,“工业强市、转型升级”的发展步伐越显扎实。今年1-10月份,该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9.4%。
  “转地域”是寿光工业强市迈出的第一步。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市区有限的空间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寿光瞄准寿北十几万亩尚未开发的盐碱地,按照“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成长规律,立足长远,高起点规划建设五大工业园和三处乡镇工业项目区。打造汽车及配套、石油装备、造纸包装、海洋化工、新型能源、船舶制造六个500亿级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寿光共有33家规模以上企业退城进园,城区共腾出土地606.87亩,除被用作企业研发总部建设和商业开发外,150亩土地将建成绿地。
  “转方向”成为了企业谋求发展的新途径。依托“蓝黄”开发战略,寿光全面提高企业入驻标准。把好科技含量关,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把好投资密度关,落户高新技术产业区投资必须2亿元以上,且密度达到每亩300万元。把好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造纸、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能耗,认真抓好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截至目前,寿北地区落实开工过亿元项目108个,计划总投资860亿元,其中7成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转观念”引进高精尖人才为企业注入活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人才不可或缺。从2012年开始,该市正式启动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双百计划”,由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5年时间引进10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1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3年来,该市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年均增幅34%,有310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37.7%,9家企业的12项创新技术获评潍坊市首届企业重大创新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