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生态宜居品质 打造秀美城市品牌 |
安丘一年创成省级园林、森林、优秀旅游城市 |
|
本报讯 (特约记者田杰 通讯员王海瑶 刘绪忠)密林枝头小鸟啁啾,芦苇飞花野鸭嬉戏,周末人们在自行车绿道上,尽情欣赏品味汶河沿岸的风光美景……2013年安丘市先后获三项省级殊荣,10月28日被省绿化委命名为山东省森林城市,12月19日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山东省优秀旅游城市,12月23日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园林城市,为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2012年5月开始,安丘启动了创建省园林城市、省森林城市、省生态城市、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六城联创”活动;2013年年初,安丘又提出了创建省优秀旅游城市和省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该市结合“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整合城区周边的青云山、青云湖、青龙山、青龙湖、拥翠山、拥翠湖、大汶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100平方公里的“山河湖湿地”旅游资源,努力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先后实施了公园绿地改造、路域治理绿化、大汶河两岸景观建设、青云山市民广场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两年间相继完成了双拥公园、植物园、三角公园和安南公园等城区绿地公园的改造提升,新增绿化面积230万平方米,改造绿地32.7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19.38平方米。 创省森林城市,建设秀美安丘。该市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创建理念,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增强了群众植树护绿的意识和自觉性。该市去年结合“美丽村庄”评选活动,完成成片造林5.49万亩,完善农田林网6万亩,总植树1500万株。发展樱桃、蜜桃、板栗、核桃、水晶梨等生态经济林21万亩,林地面积达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6%,林业年产值24亿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04%、绿地率达到38.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32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40.8%,行政村绿化覆盖率达34.7%。全市累计建成省、市级绿化示范镇村486个,其中,景芝、郚山、辉渠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新安、兴安、柘山、石埠子、官庄等镇街被评为省级生态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创省优秀旅游城市,推动安丘绿色旅游崛起。该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城市休闲、酒城文化、美丽乡村”三大旅游板块。投资2600万元完成了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已开通连接市区旅游景区路段的自行车旅游绿道67.5公里,打响了“青山绿水自行车·田园安丘逍遥游”旅游品牌。建成大汶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安丘汶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建成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景芝酒之城等4A级旅游景区2个,齐鲁酒地景区、青云湖休闲度假乐园、辉渠生态旅游度假区、城顶山、五龙山、拥翠湖3A级旅游景区6个,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