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 生 通讯员 王有志 王翔 2月2日,大年初三,记者来到高密市姜庄镇仁和一村村委,听这里的农民侃侃身边生活,拉拉家长里短,话里话外透出的都是一年的可喜变化和对新年的期盼。 “过去一年,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对干部们肯定影响很大吧?”在仁和大街开茶叶店的单强提出的话题引起大家兴趣。“这一年,八项规定实施以后,从中央到基层都在严格落实,尤其是厉行节俭,效果很好。前两天我去镇上看见,过年期间公车全部封存。”村民管金福说。 “这一年,农民生活变化才大咧!”已经70多岁的毛伟正拿着自己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说,“我种了大半辈子地,第一次有了‘财产’了。”他告诉记者他一家四口,有四亩多耕地,三分宅基地。以前只知道这些都是村集体分给自己的,值钱不值钱都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现在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后,从法律上就成了自己的“财产”,这让他心里更踏实了。 “俺闺女和女婿昨天就上班了,他俩现在都在村东头的孚日家纺打工,每人每月都能拿到4000多的工资。去年还在厂子盖的集中居住区买了100平方米的楼房,一出门边上就有新建的学校和幼儿园,小外甥上学也方便,现在跟城里没什么两样。”妇女主任管凤接过话匣子说道。 “年前我去镇里开会,仁和社区服务中心今年就要启用了,以后老少爷们办事不用再到镇上来回跑了。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咱也抓紧把今年的工作打好谱,好日子还长着呢!”支部书记毛新正的一番话引得在座村民的眼中流露出幸福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