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郑光明 “生活虽然艰辛,但看着丈夫慢慢康复,心里有盼头,日子过得也有劲了。”2月26日,为俯卧在炕上的丈夫做完一次周身推拿后,马艳冰脸上露出一丝由衷的微笑。 马艳冰是高密市柴沟镇柴沟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今年38岁的她已经为遭遇车祸高位截瘫的丈夫整整推拿了七个年头。“丈夫是在2007年遭遇车祸的。”马艳冰告诉记者,“当时人虽然救了回来,但身体高位瘫痪,自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吃喝全靠人喂,大小便不能自理。” 为帮助丈夫早日康复,马艳冰逢人就打听康复疗法。后来,她想到住院时大夫们的建议,决心自学推拿技术。从2008年开始,她用省下来的钱买来关于中医推拿术的书籍,每天做手工活做累了时,或夜晚家人都睡下后,她就拿出书来潜心研读,对照书上的说明在自己身上寻找、熟悉穴位。按压、敲打、揉搓……七年来,马艳冰边学边用,一日三次,日日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从不言弃。“我累点没关系,只要他能舒服点就行。”马艳冰笑着说,以前丈夫坐不起来,而现在不仅自己能坐起来了,胳膊锻炼得也很好了。 丈夫高位截瘫后,最难的就是大小便问题。“我都是算着时间,他需要大小便了,就背着他上厕所。”马艳冰说,她最怕遇到雨雪天气。有一年夏天,下着大雨,丈夫要解手,她给丈夫披着雨衣,自己则一手撑伞,一手托着背上的他,没想到院子里的水泥地面生苔打滑,一个趔趄两人滑倒在了泥水里。“当时我崴了脚,痛了好几天,吃着止痛药,贴着膏药,但始终没让他看出来。”马艳冰回忆道,痛急了,她就到东屋床上,用被子蒙着头哭几声。 马艳冰说,原来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帮人开车月收入在三四千元,她闲时打工,每月也能挣一两千元,儿子活泼可爱,聪明好学,公爹原本身体康健,不但帮着料理家务,还种着两亩地,但丈夫遭遇车祸后,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说起以前的日子,马艳冰的眼圈变得湿润起来,“原来的时候,家里还有公公帮着照顾,但去年公公因病去世了,现在就剩我们一家三口相依为命。” “不管以后多么艰辛,我一定得把这个家撑下去!”面对未来的日子,马艳冰依然选择坚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