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体系、区域联防战雾霾……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民生建设要让百姓看得见、得实惠,不仅需要增加民生举措的篇幅数量、将民生之网织宽织广织厚,更需要最有力的改革,将这张大网扎密扎牢,从而消除民生焦虑。 近几年来,数字成效与百姓感受间的落差屡屡成为民生焦虑所在。CPI涨幅虽然回落、百姓“菜篮子”价格未感下跌;收入持续增加,很多居民却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城镇道路越来越宽,人们的车辆却越来越堵……实事求是地说,成效有,问题也不少。织起一张兜好底线需求、撑住民生诉求的保障网,一些部门、地方出台的碎片化民生举措需要转变为更为全面、系统的国家行动。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每个公民的生存与发展都应该得到重视,每一个民生角落都不应缺失温度。一道道世界性民生难题,唯有以中国式改革不断寻解,才能不负百姓厚望。 何雨欣 王珏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