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名顺 2013年12月6日,当听到从自己体内采集的80毫升造血干细胞通过特快运输通道抵达河北省,输进了处于最佳治疗期的小男孩体内后,王晓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爱的8岁男孩终于有救了! 今年35岁的王晓是高密市密水街道梓童庙村人,在高密市柏城中心卫生院内科从事护士工作已经12年,她热心公益,多次参加医院组织的下乡帮扶贫困户、为贫困患者捐钱捐物、无偿献血等活动,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8月,她报名参加了高密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血样采集活动,2013年8月,她和一名来自河北的8岁白血病男孩配型成功。2013年11月28日她赴济南接受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谈起此次捐献,王晓说:“虽然有很多捐献者,但配型却不容易。如果我不去帮助他,小男孩可能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捐献者了。这样,我良心上会过不去。况且,我也是一个7岁儿子的母亲,我知道男孩父母的心情,我更加期盼能够帮到这名白血病患者。”当问及对整个捐献过程有没有顾虑时,她说,身为一名医护人员,自己更加清楚干细胞的作用。“我也献过很多次血了,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什么害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在济南采集干细胞期间,她收到了来自被救助家庭的来信,信中充满了感激,8岁的小朋友还特意画了两条船送给王晓,表达了感谢之意,“虽然小男孩可能懂不了太多,但从两条船来看,他想表达的可能是两个生命紧密地联在了一起。”说到这些,王晓几次都热泪盈眶,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她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也为受助者的坚强与勇敢感到自豪。 王晓说,以前她对用这样的方式去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并没有切身感受,这是她生命中极有意义的一件事。同时,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一起传递正能量,挽救更多白血病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