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 闻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习近平会见沙特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萨勒曼
今年前2个月我国工业增速为8.6%
晋济高速“3·1”事故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踪
外交部回应美国务院涉中方驱离菲律宾船只表态
欧洲议会警告美国停止监控否则将承担后果
南美洲国家联盟声援委内瑞拉政府
中国民航局拟派专家组赴马协助救援
马空军8小时搜索毫无所获
中方8艘舰船已累计搜寻45763平方公里
马航吉隆坡北京航线将停止使用MH370/371航班号
俄将派代表团监督克里米亚公决进程
2014年03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将派代表团监督克里米亚公决进程
  克里米亚政府大楼前的列宁像



奥巴马重申不接受克里米亚全民公决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2日电 (记者易爱军 周而捷)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重申,不接受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即将举行的全民公决,表示希望今后几天的外交努力能够促使有关方面对这一进程予以“重新考虑”。
  奥巴马在白宫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举行会谈后对媒体说,在俄罗斯军事人员“接管”克里米亚情况下,美方拒绝接受在几个星期内“拼凑而成”的公决,称此举违反国际法和乌克兰宪法。
  奥巴马说,美方将“非常坚定地”与乌克兰站在一起,确保其领土完整和主权得到维护,他希望今后几天的外交斡旋能够促使有关方面对上述进程予以“重新考虑”。他威胁说,如果俄罗斯坚持走当前道路,美国将不得不与国际社会、欧盟和其他各方一道让俄罗斯付出代价。
奥朗德要求普京尽力避免克里米亚入俄
  据新华社巴黎3月12日电 (记者郑斌)法国总统奥朗德12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要求普京尽一切努力避免乌克兰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据法国总统府当天发布的公报,奥朗德在通话中说,乌克兰局势非常严峻,他认为克里米亚决定于3月16日举行的全民公决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他说,国际社会不能接受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
  奥朗德说,欧盟和美国近日与俄罗斯在多次交流中谈及的危机解决方案要点包括:俄罗斯必须承认和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俄罗斯撤出自危机爆发以来部署到克里米亚的军队;5月25日乌克兰在国际社会监督下组织透明的总统大选,确保乌克兰目前的政治过渡取得成功;确定权利下放体制,使乌克兰各个地区的利益得到尊重。
美国向波兰空军基地增派F-16战斗机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2日电 (记者穆东 孙浩)美国国防部12日确认,美军将向波兰增派12架F-16战斗机及300名军人。
  国防部发言人沃伦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这批战斗机和人员将于本周末前抵达波兰的瓦斯克空军基地。增加空中军事部署表达了美国与盟友承担集体防御责任的决心。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本月9日与波兰国防部长谢莫尼亚克就这一部署达成共识。哈格尔表示,鉴于乌克兰局势,美国将增加相关航空支队的军力。
  据新华社莫斯科3月12日电 (记者岳连国)据俄罗斯媒体12日报道,应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邀请,俄议会上下两院将派代表团前往克里米亚监督当地全民公决进程。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代表团将于14日前往克里米亚。代表团由议会上院议员组成。代表团团长梁赞斯基当天对新闻界说,克里米亚当局希望最大限度地保证有关该共和国地位的全民公决的透明度,因此决定充分发挥观察员的作用。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观察员团将由25人组成,将于15日抵达克里米亚。
■评论
世界不欢迎 “新冷战”
  68年前,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时代。而今,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畔若隐若现,引发全世界忧虑。
  3月16日,克里米亚将就是否加入俄罗斯举行全民公决,美国表示不接受全民公决,俄罗斯则宣布将尊重公决结果。随着局势不断演进,俄美之间分歧进一步加大。军事上,双方开始“互秀肌肉”。政治上,“口水仗”不断,“制裁”声连连。俄美之间如此剑拔弩张,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逾20年之未有。
  乌克兰危机引发俄西之间对峙有着深刻背景,是“事出有因”、“偶然中的必然”。自冷战结束以来,美欧打破不过奥德河的“君子协议”,将东欧诸国纳入北约怀抱,欧盟一步步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殊不知,乌克兰是俄罗斯文明之源,是俄罗斯与西方的最后战略屏障。在乌克兰危机中,西方不惜“耍赖”赶走亚努科维奇,让莫斯科感到被戏弄。被逼到墙角的俄罗斯只有放手一搏。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乃是时代的主旋律,全球化让各方利益相互纠缠,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是开国际关系的历史倒车。坚持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是解决危机的核心。慎说“制裁”、多谈“对话”,符合各方利益。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冷战结束亦已25年,没人愿意走回头路,世界不欢迎“新冷战”。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