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坚持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诸城“三链融合”提速经济转型
全市工会就业援助大集启动
我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数量居全省首位
第3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 34 天
“3·15”维权在行动
法规才是最大的“行规”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波动幅度扩大至2%
安丘擦亮农产品安全金招牌
2014年03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规才是最大的“行规”



  陈晨

  酒店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有最低消费、买车被要求购买保险……又到一年“3·15”,在各地消协组织相继公布的消费者投诉热点中,又出现了这些“熟悉的面孔”。林林总总的霸王条款背后,商家的一句“行规”仿佛成了坚不可摧的牢固盾牌。
  所谓“行规”,本意是“行会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同行的人应一同遵行”,各行各业皆有行规。通常情况下,行规对于规范从业者行为、净化行业环境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商家却以“行规”为名形成联盟,堂而皇之地干起了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勾当,在这些商家的语境下,“行规”走了形,变了味,沦为与其本意背道而驰的“潜规则”。
  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面前,“行规”不能成为商家侵权的理由。势单力薄的消费者要与形成“行业同盟”的商家抗衡,最终还是要依靠消协组织、监管部门的“撑腰”。近年来各地消协组织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挽回消费者损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必须承认,由于监管手段单一、检测设备滞后、执法绵软无力等,常态性的执法甚至演化成每年“3·15”前后的突击性行动。
  今年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开始实施,但破除违法“行规”的魅影,绝非一部法律出台就能立竿见影,唯有把监管落到实处,才不至于使消费者维权成为空中楼阁。
  当务之急是,以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积极规范引导行业自律,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状况,让依法经营成为最大的“行规”。监管部门也应破除行业、部门壁垒,形成监管合力,建立更加完善的维权渠道,以常态化的执法压缩不法经营者的生存空间。作为消费者,更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向各种不当“行规”说不。唯有如此,违法“行规”盛行的歪风才能彻底扭转。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