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新滨海 绿色新家园 |
——滨海突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新城纪实 |
|
□记 者 付 生 通讯员 王志顺 滨海,曾经盐碱遍布,由于淡水资源缺乏,植树成本高、成活率低,这里一度被称为潍坊的“北大荒”。但这一切,都已是历史。如今走进滨海,你会发现,这里四季常绿、鸟语花香,开窗可见树,出门可踏青。滨海正以她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人文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资兴业,赏景游玩。 植树造林 打造绿色滨海 当下,万物复苏,播绿正当时。虽然海风还带着丝丝寒意,但滨海山海湖河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现场却一片热火朝天,上千名施工人员正卯足了劲儿植树播绿。各种大型机械忙着挖坑、铲土、运送树苗;工人正争分夺秒栽植刺槐、木槿等苗木、浇灌返青水。在现场指挥施工的项目副总指挥谢广科告诉记者,虽然每天要从早上六点干到天黑,但大家干得很起劲,“看到这片荒滩在自己手里变成绿地,都很骄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为让砂土纷飞的盐碱地变成秀美的生态新区,让一流生态环境成为滨海的特色靓丽名片,滨海把持续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保障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突破滨海全过程。 他们突出“突破滨海、生态先行”理念,大力实施山海湖河生态工程,着力开展南海生态组团和白浪河入海口生态示范带建设,依托白浪河综合整治、盐碱地生态示范园、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景观优美、海河交汇、滨水相融、蓝绿相映的绿色生态新城。 他们全力推进沿海防护林带、沿河林带、道路绿化、生态林场等绿化工程,在荒滩地上隆起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绿色长廊,与一座座精美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3月5日,滨海生态建设吹响新的号角,按照新制定的《潍坊滨海区绿化专项规划》,到2030年,滨海绿地湿地面积要达到30.5万亩,最终形成森林新城。 但在盐碱地上进行生态绿化是个世界性难题,而滨海的土地恰恰盐碱化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他们正积极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和绿化品种的引进、驯化工作,已培育出盐松、竹柳、耐碱杨、龙柏等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目前,滨海区绿地面积已达15.1万亩,绿化覆盖率14.9%;正在加快大规模绿化进程,逐步实现开发区域全覆盖。 完善水系 建设生态小镇 建设滨海,突出产城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滨海建设成为工业主导、城镇支撑、滨海特色、现代水准的宜业宜居宜游新城区,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优势。”滨海区规划局局长李冰告诉记者,这里已规划了9个生态小镇,并进行了选址和各具特色的设计定位。 对于小镇的建设,李冰的描述是:生态优先、低碳节能、色彩识别、交通流畅、充满文化和娱乐活力、充满人文色彩……“小镇将实现直饮水系统全覆盖,并拥有完善的绿色交通,80%的上班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能上下班,还配置教育、文化、医疗、托老、娱乐、餐饮、金融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全面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李冰说。 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滨海新规划的生态小镇,按照国家4A景区标准,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他们还大力推行零排放、低碳化、大绿量,推广光伏发电和地源热泵系统,规划了100万平方米的厂房房顶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靠清洁能源实现企业用电自给。正在加快推进的直饮水工程,把所有新建、在建建筑全部纳入直饮水范畴。 建设生态新城、推动滨海发展,解决好淡水资源问题是根本。“我们编制了《滨海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滨海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张金良告诉记者,滨海正重点建设现代水网工程。包括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水源配置能力;在河道建设拦河闸坝,充分收集雨洪资源;开展海水直用、淡化和中水回用等等。 滨海还积极实施自然村居绿化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村植树造林,村居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种种努力,让荒秃的盐碱地焕发出绿色生机。流水潺潺,花草飘香,一幅“绿满新城”的生态画卷正在北部沿海徐徐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