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会展与风筝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教育
 
标题导航
博览工艺之美 饕餮文化盛宴
一位美国游客的潍坊文化之旅
第3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10届世界风筝锦标赛4月19日启幕
今年风筝会开幕式放飞门票预售中
将展会办到百姓心里去
2014年04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展会办到百姓心里去



  □本报记者 王金
  提到工艺美术品,人们一般联想到的是一些让老百姓觉得亲近的比较通俗的“玩意儿”。第七届中国(潍坊)国际工艺美术博览会、第七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二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恰恰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条让潍坊人从精神上、文化上充分了解工艺美术的新路径。
展会
将工艺美术发展推上快车道

  潍坊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潍坊工艺美术品作为本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据了解,我市工艺美术门类有50多类,品种达千余种。要说“山东工艺美术看潍坊”这话一点不假,潍坊的工艺美术占据了山东的半壁江山。
  可以说,潍坊有发展工艺美术的先天优势和成熟的成长历史。
  据另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共举办各类展会80个,比2012年增长77.8%,其中国家级19个,省级6个;标准展位18610个,累计成交额238.5亿元,累计观众数超过454万人次。
  如今,当工艺美术碰见了展会经济后,会催生出什么样的果实呢?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对文化层面的需求与消费越来越高。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家庭中都有一件甚至几件工艺美术品。由此看来,工艺美术品的消费市场非常巨大。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像航行的帆船,而会展就如同推帆的风一样,让它驶向高速发展的道路。不少市民在观展后都认同这样的评价:有历史、有文化、有前景、聚人气、接地气。
展会
让市民真正玩出文化

  玩也分两种——会玩和不会玩,有不少人玩的是文化,玩的是涵养,但这些都需要有一种文化氛围,而本次博览会正是创造了这样一个氛围。
  与古玩和字画不同,工艺品几乎不存在真假,只有技艺高低之分,更不需要巨大的资金和强大的购买力,普通百姓大都消费得起,可谓价格平易近人。在展会现场,一位名叫张文祥的工艺美术品爱好者逛了大半天的时间,最后就买了一个核雕和两支袖珍风筝,一共花了480元钱。他说:“虽然没花几个钱,这也是一种乐子,说白了就是耍。我没啥特别爱好,能耍个自得其乐就很满足了。”
  无独有偶,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对记者说:“小长假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出去玩,但来这里玩觉得挺有品位、有档次。”潍坊人都讲究,吃得讲究,玩得也讲究。不用花多少钱,就能玩得有文化、有层次,这才是最讲究的。
  还有不少市民观展后表示,玩文化还是“活”的好,不像玩古玉、古钱币那样,体会到的只是被凝固的历史。工艺美术技艺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发展,它是一种生长、发展、不断进步创新的艺术门类,技艺不停步,工艺就更加登峰造极。
展会
让人们回忆起童年故事

  其实,玩文化不一定就得消费,玩讲究了也不一定就要花钱。
  市民刘女士知道风筝产品博览会的消息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在得知消息后,她便决定专门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前来看展会。
  她们娘俩目的性很强,进到展厅就直奔风筝展区。她告诉记者,自己是1984年生人,恰巧和风筝会同龄。“小时候每年风筝会都会吵着家人带我去体育场,虽然没有门票,但看看烟火表演也很过瘾。现在我也有孩子了,这不就带着过来让儿子也看看我小时候的故事。”刘女士激动地说。或许刘女士自己也不清楚,在不经意间,文化的传承已经在她和儿子之间进行了良好的传递。
  今年55岁的闫卫国在展会的面人展区驻足了很久,他并不像那些面人工艺爱好者一样去仔细端详,而仅仅是拿着观看。记者与他攀谈了几句得知,在闫卫国小时候,面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家里的牙膏赶快用完,好拿着牙膏皮去换面人、糖人玩。那时候捏面人的手艺比这差远了,但是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一场好的展会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新颖、感观的愉悦,它应该更有内涵,不仅包含了文化、展现了历史,还要聚人气、接地气,真正办到百姓心里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