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潍坊市民政局以为民的理念作指导,以务实的措施来推进,以清廉的机制作保障,以创新的勇气去开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 以为民的理念作指导 基本民生保障再上新水平 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标准,扩大保障范围,确保城乡低保对象达到当地人口的3%以上。对全市1万户特别困难家庭实施二次救助,将大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10%。争创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城市,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加快构建10分钟为老服务生活圈,培育一百家品牌养老服务组织,培养一千名金牌养老护理员,培训一万名专兼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规划建设市防灾减灾教育中心,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实施民生综合保险工程试点,力争3年内覆盖全市城乡居民,保障群众在突发事故或大病后及时得到补偿救助。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慈善救助活动,开展好“定点选项冠名赞助”活动,鼓励个人、家庭设立小额冠名慈善基金。 以务实的措施来推进 基本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 推动成立市、县两级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指导中心,完善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健全社会救助投诉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低保经办人员和镇村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研究解决“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边缘困难家庭、突发性和临时性困难家庭为重点的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出台《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完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成立潍坊市养老协会。开展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加强社区“三支队伍”建设,解决社区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实施城乡社区提升工程,年内对10%以上的社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8%以上。创新基层选举、议事、公开、监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调整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建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全面完成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任务,完善安排工作、教育培训、自主就业、促进就业于一体的安置工作新机制。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地名文化和平安边界建设。组织服务窗口单位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打造“鸢都温馨驿站”救助管理服务品牌。落实好惠民殡葬政策,组织好殡葬用品集中订购,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业秩序。 以清廉的机制做保障 队伍形象上再求新提升 对民政工作人员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民政干部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勤政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三重一大”事项报告、防止利益冲突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等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上级加强作风建设和反对浪费的具体规定,改进会风文风,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狠刹“四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民政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以及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全面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综合利用城乡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新闻媒体、电话等,发挥村级民政联络员作用,办好“我要找民政”网络平台,畅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 以创新的勇气去开拓 基层社会管理再创新格局 在每个服务管理环节,都明确具体内容、目标要求、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标准化服务。在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方面加快建立行业标准。在老年服务产品、社区服务、地名服务和非基本养老、婚姻殡葬等服务的提供上,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社会化统筹,努力构建多元并存、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民政服务供给格局。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深入推进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禁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业协会商会兼职。研究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和优先 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评价机制,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增强服务功能。创新发展双拥工作。深化完善“五融合、五创新”双拥工作体制机制,打造全国双拥品牌。积极开展争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完善、创新部队训练演习、战备支前保障的新机制。着眼部队官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为驻潍部队官兵办实事解难题的力度。加强双拥宣传教育的强基固本作用,深入开展军地先进文化同促共建活动。支持成立潍坊市双拥工作协会,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创新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加强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设,推动县市区和有条件的行业领域成立社工协会,培育和引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探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工程,开展志愿服务记录试点。加快培养壮大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力争全市取得职业资格者新增280人,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组织第二届优秀社会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 董德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