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拥有多彩的人生 |
——安丘市实验小学特色教育发展纪实 |
|
编者按 办学理念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安丘市实验小学立足实际,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以“三性”教育(顺应天性、张扬个性、激发灵性)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并付诸实践,学校走上了以“三性”教育为内涵的发展之路,“三性”教育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安丘市实验小学校长徐军民创建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尊重教育的规律,顺性而为,如今,学校在“三性”教育的引领下,从作业、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变革,教育教学精益求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张春梅 通讯员 王守文 夜晚抓蝉,抓到之后,放在碗中,时间一长,蝉开始蜕皮;看到蝉蜕皮时的艰难过程,于心不忍,干脆帮一下忙,把蝉从皮中拨出,于是蝉翼虽有伸展和抖动,但已不能飞翔;蝉体虽一再伸直,但不再具备完美的线条;于是造就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残疾儿”。后来才明白,蝉蜕是蝉生命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蝉之所以能够自然“破壳成蝶”是因为遵循了其成长规律。反观教育之路,有多少“好心反成败事”的事例,原因之一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学生的成长规律,造就出一些“跛脚人才”,甚至扼杀了许多“优秀人才”。 教育要顺性而为,要“顺应天性,张扬个性,激发灵性”。“顺应天性”,所谓天性,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自然秉性,教育应当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规律而施教;“张扬个性”,每个孩子都是富有个性、丰富多彩的,教育要创造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激发灵性”,所谓灵性就是指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安丘市实验小学在“三性”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已经生成了一些实践性、经验性的做法,在教育成效上已经初露端倪,“三性”教育已经积淀并内化为学校的教育文化和办学理念。近日,记者来到安丘市实验小学,了解“三性”教育。 尊重认知 顺应天性 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富于想象和乐于探究。顺应天性的教育就是“自然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灵性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激励、唤醒中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创造学习。因此,安丘市实验小学积极推进了多项“顺性而为”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校长徐军民介绍说:“课堂有其基本的规律性,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形成的,就像火箭升空一样,从点火到进入预定的轨道,到发射任务的完成,再到完全实现预定的发射目标,是逐级完成来实现的。学校基于这一原理,提出‘课堂的质级发展理论’,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提高、反思拓展’的五级推动课堂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学校有独特的见解,那就是回归本真的七环节教学。因为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和基本的学习规律,语文七环节教学法就是结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沿用“老眼光”利用“新视角”,追根溯源,使用最原始、最传统、最有效,甚至是已经被“尘封”起来的语文学习方法而实施的教学法;它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天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株清雅的百合。“七环节”是指:以读为本,整体通篇读课文;归根汉字,诵读课文生字表;溯源题眼,熟记并感悟课题;记忆外显,复述课文内容;厚实积累,背诵精彩词句段;内化情感,抒写体会与感悟;读写贯通,依课文形式练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语文,学校对数学的学习也进行了教学改革,那就是顺天应性的数学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人的终身学习兴趣的问题。在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连续深入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文化。在此指导下,学校确定了数学课堂教学流程:问题——建构——试用——反思。问题的提出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也可以在复习旧知中提出;教学过程设计以适合学生的主动建构为核心,基本流程是:猜想尝试——表述交流——发现总结;试用是尝试解决问题:尝试练习,暴露矛盾;学生的反思包括两方面:学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思路以及采用的思想方法。 安丘市实验小学在顺应天性的模式研究中始终做到了两个方面:以人为本和利用探究、体验、建构、展示这些认识事物的最新成果,使模式既有思想理论又有具体方法可循。同时,又不能唯模式,要在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解决新问题、不断创新模式,最终使广大的学生受益。 解放儿童 张扬个性 我国教学论专家胡克英教授说:“教育的伟大力量正在于发展个性,教育的最高价值也在于发展个性。”因此,安丘市实验小学采取了多项措施,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 学生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的最高价值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学校为学生搭建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学校的一名学生说:“我们校园的传统节日还真不少,有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等,每一个校园传统节日有活动主题、活动方案和内容、还有个性发展目标、个性发展水平的评价。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节日的庆祝。我们学生在活动中,既展示了潜质和特长,又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为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把小学生从繁重作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以真实生命的主体状态,对此,学校推进了“减负增效的发展性作业改革”,实施了“亲力亲为的生活实践教育”。学校作业改革的核心是删去了学生厌烦的家庭作业,设置了养成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养成性作业是学生回家必须完成的四个半小时,半小时阅读,学生主动满足自己的个性阅读需求;半小时看电视,学生从电视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半小时家务劳动和半小时体育锻炼,“四个半小时”完全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学校设置的研究性作业就是小课题研究,研究的时间主要是利用双休日。探究性作业完全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为出发点,作业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探究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张扬个性,激发灵性。 “亲力亲为的生活实践教育”是这样理解的,就是为学生建立的生活实践教育体系,挖掘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个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资源;学生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动手、感悟、体验、创造,提升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安丘市实验小学还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避免一律性,加强针对性,提供选择性,尊重学生的意愿。为了突出学生个性品德的培养,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优化品德个性培养的德育活动,锻造学生个性化的道德品质。例如,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易操作、实效性强的德育工作模式——“小学生德育系列生活化”活动。该活动“求实,求小,求近”;以成系列、分层次的“生活化”活动作为个性品德教育的突破口和操作主线,以现代人文素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旨组织开展活动;学校、家庭、社会达成共识,重视监督评价,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校还开展个性化的学雷锋长效活动,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科学构建起个性化的学雷锋长效机制。开发校本课程,让学雷锋课堂化;创新主题活动,让学雷锋生活化;学确立常规项目,让学雷锋常态化。为激励学生学雷锋的积极性,使其尽快内化为自觉行动,学校建立完善了学雷锋评价机制,每学期末都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雷锋式好少年”,对优秀班级授予“雷锋式班级”和“雷锋式中队”等荣誉称号。学校老师说:“开展个性化学雷锋长效活动,做好事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呢!” 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推动学生的全面、协调、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实施了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提炼了十二项被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在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即“善良、有序、毅力、节俭、感恩、积极、自律、诚实、认真、合作、创新、责任”。并按照月份顺序,把十二项核心价值品格分散到十二个月份中。每项品格教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品格定义、系列目标、经典名言、品格故事、活动建议;每个年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活动建议均不相同,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情感水平螺旋上升,学校力争通过六年的系列教育不断对学生进行个性品格强化,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 只有建立起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评价方式,才能不断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成长。因此,安丘市实验小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彻底变革。实施评优制度改革,改革传统评价模式,用多把尺子量学生,量出更多好学生的评价理念,把学生三好评优改革为评选综合素质优秀生和专项素质优秀生,综合素质优秀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专项素质优秀生是某一方面个性发展特别突出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还实施小名人认定制度,在每年庆祝“六一”节期间,组织各类小名人评选,对某一方面个性特别突出的学生命名为校级小名人。例如读书节评选的读书之星、童话之星等。实施校园吉尼斯申报鉴定制度,学生在某一专长(个性)特别出色,就将其命名为“个性发展校园吉尼斯创造者”。 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安丘市实验小学培养了一支良好个性示范性的教师群体并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以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颇具审美价值的教学设计,富有品位的语言、神情、举止深深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学校还在教师群体中开展许多个性化活动,如打造个性课堂、评选优秀个性教学法、选最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个性成长最优化策略及方案评选等;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教师才能最吸引学生,才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的一位老师说:“学校采取的这些措施,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我们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 课堂文化 激发灵性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系统、逻辑思维,却忽略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用划一的方式和内容去应对个性各异的学生。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内心的生活,一种对话与沟通,而是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安丘市实验小学基于这些认识,立足课堂,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方法”层面,到“师生关系”转换,上升为“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灵性的色彩和质量”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彰显生命灵性色彩的课堂文化。 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灵性,构建高效课堂,安丘市实验小学提出课堂教学过“五关”及基本要求。第一关是学生课堂倾听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倾听,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规范学生的倾听,力争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授课和同学的发言;第二关是新旧知识衔接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或上节课学习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关是教学问题价值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的问题,它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和认真提炼教学问题,所有的教学问题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第四关是教学诊断矫正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细节是否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如果落实不到位要及时进行矫正。教师要过好诊断矫正关,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要认真组织教学,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第五关是课时目标达标关。小学阶段的学科学习总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年级分解到每一学期,每一个学期分解到每一节课。教师要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采取多种形式对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测评。 诗文从语言形式,到抒发情感,无不闪耀着灵性和智慧,安丘市实验小学以“诗文”为切入点,构建了流淌着诗文灵性的“诗文化语文教学”,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语文灵性课堂文化。徐军民校长介绍说:“‘诗文化语文教学’是把小学生的诗文素养培养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以大量诵读经典诗文为基础,引领学生运用和创编诗文,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培养学生对诗文的兴趣,学校构建了三环节“诗文化阅读教学课堂”,即课前吟诵、课中引用、课后仿编。课前吟诵是把每节语文课第一教学环节设置为诵读古诗文;课中引用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恰当合理地运用诵读过的古诗句、古诗文;课后仿编是利用一节语文课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时间里,教师有意设置仿照古诗文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对一篇课文的学习收获进行反思、总结和概括,可以赋诗一首诗,也可以用诗一般凝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或情感。一位学生家长开心地说:“诗文化语文教学,从小培养孩子热爱诗文,提高了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和审美能力。” 灵性的课堂文化必须是高度关注孩子的自然天性,无限放大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能够质疑,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探究式的体验,能言善辩,思维深刻,观点鲜明,安丘市实验小学对课堂教学提出“学、疑、究、辩、拓”的基本要求。 学——课堂“学”的主人是学生,无限放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教师对课堂“学”的控制。 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进教室。 究——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问题,教师必须让学生都要经历和体验“探究”这一过程,使学生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课堂真正焕发出鲜活的生命色彩。 辩——课堂上,学生在“辩”中对学习内容获得多元化的感悟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课堂以灵动的生命气息。 拓——教师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选择拓展内容和形式,适度把握拓展容量,准确切入拓展时机,把拓展融入到教学的环节中来,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把有“味”的东西细细地、慢慢地沁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才能被感染震撼,陶醉其中,四十分钟课堂才能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学生自身精神品格、人生态度和人生质量。 教师以什么样的载体来重建“学、疑、究、辩、拓”的灵性课堂文化?我们知道深度思维是构建灵性课堂的必要条件,深度思维的课堂才是灵性的课堂。学生思维博弈是学生深度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由此安丘市实验小学构建了“博弈课堂”,以“博弈课堂”为实施载体重建“学、疑、究、辩、拓”的灵性课堂文化。“博弈课堂”是借鉴博弈论,把“博弈”思想引入课堂,把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升华为“博弈”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博弈”这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思维对抗,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思维潜能,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博弈课堂”衍生为学生展示学习活动的平台和思维碰撞的舞台,学生在博弈中生成智慧,发展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博弈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课堂博弈的组织者、评价者、引导者、学习者、观察者。“博弈课堂”是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深度思维的课堂、高效学习的课堂和生本课堂,是彰显学生生命灵性色彩的课堂。 安丘市实验小学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和加速发展,形成了顺应天性、张扬个性和激发灵性的“三性”教育理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蓄足了后劲儿。现在,“三性”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教学品牌,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定能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观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书推荐:徐军民校长的专著《三性教育》一书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五章,包括绪论、顺应天性、张扬个性、激发灵性和余论;内容涵盖着对“三性”教育理念的解读和实践该理念的案例与经验;是作者十几年校长生涯的智慧结晶,凝聚了作者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和教育实践的不懈追求;每一项改革和实践都引领了区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