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事关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可一段时间以来,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塑化剂事件的曝光以及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的传闻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疑虑重重。虽然我们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农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空间。抓好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对整个社会来说依然是天大的事。 做好这件天大的事,农产品的生产者毫无疑问是第一责任人。生产合格安全的产品,是农产品生产者的当然社会职责。所有的农产品生产者,要以法律为底线,拒绝制售使用假劣农资和高毒农药,拒绝违法添加各种化学试剂。广大农产品的销售者,要坚定依法经营的思路,靠产品质量和信誉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获取利润,切不可做一锤子买卖。 做好这件天大的事,需要各职能部门切实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公安、农业、工商等部门要联合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集中力量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专项打假和执法监管活动,加大对黑工厂、黑窝点、黑商贩的打击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查制度,探索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广大消费者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商户把好关、撑好伞。 做好这件天大的事,广大消费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作为伪劣农产品的最终受害者,广大消费者必须增强维权意识,在生活中不论是遇到伪劣产品,还是得知了伪劣产品及生产经营者的线索,都要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正是因为有了你我的参与,农产品安全监管才会如鱼得水。 只要生产经营者、政府监管者和广大消费者都把农产品质量当做天大的事,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每个人也将因此而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