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潍坊市市立医院
急诊科主管护师刘兰花 |
|

|
|
□特约记者 王玉宝 不管是“非典”“手足口病”还是“H7N9”每一次传染病流行,她都是冲在最前方的;除了完成日常的护理工作,她还协助护士长修订完善急诊科工作制度,负责新上岗护士培训等;她还是院感监控护士、实习生带教老师,以及急救护理小分队成员,不管干什么,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她都用心做好。她就是潍坊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刘兰花,从业二十五年来,一直工作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先后在市立医院供应室、内二科、急诊科工作。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她曾获得“潍城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潍坊市“优秀带教老师”,“护理岗位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奖励,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今年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护士”。 刘兰花刚到医院时,被安排到供应室。当时她心里可不情愿了,觉得供应室是老职工才去的地方,自己这么年轻,有的是体力和精力,要在临床为病人服务,将所学和热情用到工作上。供应室护士长谭会娥了解到她的想法后,主动找她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小刘,供应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医院所用的无菌物品都是我们提供的,一旦出现问题,那影响的是整个医院的生存,我们科现在就是缺少一个有体力、有精力、能跟车去外院消毒的人,你要从大局考虑。”这时,她明白了领导安排到供应室工作的原因,就迅速熟悉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回收、消毒、发放,在供应室工作的一年里,从未出现过失误差错。 后来因工作调动,她来到了内二科,内二科是心内科,病人多是老年人,行动不便,容易忘事,有的家属因故不能陪在病人身边。面对这种情况,她总是尽可能地陪着病人治疗、检查,还给病人打水、买饭。需要病人记住的事情,有时她会重复十几遍,直到病人记住。她的真心付出,换来了病人的信任,有的病人不愿意对子女说的事,却愿意跟她聊。离开内二科好几年后,有的病人和家属还去找她。他们是把她当成了亲人,舍不得她离开。 此后,她来到了急诊科工作,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急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状况多,要做到临危不乱,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技术,对各种抢救仪器、抢救药物都要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分秒必争。遇到抢救病人,早上班、晚下班是经常的。她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急诊人员,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手机24小时畅通,遇到突发事件,接到通知,就以最快地速度到达科室,立即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在抢救时被病人吐一身、溅一身血,甚至抓伤、碰伤、打伤是常有的事,相比较挽回一条生命,这一切都值了。同事们常说:“平常女护士在工作中当男人使,而在急诊科的护士直接当骡子使。”工作上的苦累,她们早已习以为常。有时病人对她们的工作不理解,也受到委屈,但依然爱着这份工作,因为她知道只有付出,才能体现自我的价值。 刘兰花的辛勤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表扬。她研究制作的软担架,方便了院前急救病人的转运。院科组织的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说:“只有努力了,才有无悔的青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