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高雅艺术走近百姓生活 |
——潍坊大剧院通过市场运作推进文化繁荣聚焦 |
|
□本报记者 赵欣波 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灵已然离不开艺术的滋润。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剧场舞台表演艺术往往聚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如何让多种艺术形式走近百姓身边,让百姓更多地享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这成为各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课题,也成为潍坊市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着力点。 走进剧场看演出成鸢都新时尚 在人民广场南邻,一组彩色的建筑夺人眼球。一如五彩斑斓的外景,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实践着它的建设初衷——赋予潍坊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潍坊大剧院坐落于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西南区域,自2013年9月惊艳亮相之后,很多人都有一种顾虑:如此一个高雅梦幻的剧场会不会将普通老百姓拒之门外?阳春白雪的舞台艺术会不会落入曲高和寡的窠臼? 这些问号如今被演出盛况引发的惊叹号所取代。大剧院先后引进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经典剧目,邀请到了国家话剧院、德国柏林电影爱乐乐团、阿根廷欲望探戈集团、俄罗斯芭蕾舞剧院等国内外优秀演出团体前来献艺,钢琴大师傅聪独奏音乐会、韦伯音乐剧经典音乐会、《王二的长征》等好剧迭出,当之无愧地成为潍坊与国内国际顶尖艺术零距离对接的舞台。去年恰逢承办“十艺节”的艺术演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歌剧《土楼》、歌舞音画《金格灿灿彩》、歌剧《钓鱼城》、芭蕾舞《过年》等一道道文化盛宴,让潍坊市民大饱眼福。 一向沉寂的潍坊高雅艺术演出市场活跃了起来,走进剧院与高雅艺术亲密接触成为了鸢都新时尚。潍坊人第一次在自己家门口,和北京、上海的市民一样,可以欣赏到真正意义上的高雅演出。 市场运作释放文化惠民正能量 潍坊大剧院的异军突起,成为潍坊文化界的一个现象。而作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幕后推手,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功不可没。 宏伟壮丽、美轮美奂的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是我市一项大规模惠民工程。为了让市文化艺术中心充分发挥潜能作用,让广大市民真正从这座文化高地吸收文化雨露,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引进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管理公司,充分激活中心的生机活力。 市文化艺术中心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市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说,“我们自己的运作经验和平台毕竟有限,而保利公司具备良好的资源和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双方合作目前效果不错,去年以来潍坊大剧院组织了多场高水平演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潍坊大剧院的成功运作,终结了过去潍坊人无处欣赏顶尖舞台艺术的历史。“把舞台艺术文化大餐搬到潍坊,真正发挥市文化艺术中心文化惠民的作用,这是我们市场化运作潍坊大剧院的出发点。”市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说。 运营一家高端的大剧院,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方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优势明显。该公司在全国共有30个剧院,有着国内演出管理文化“航母”之称。当优质的资源遇上高端的运营团队,一定会碰撞出靓丽的火花。“一个剧目可以组织在全国30个剧院巡演,打包优势会让演出单位更加省心。”潍坊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强说,“这种打包批发的模式,还可以使公司拿到演出市场的批发价,从而在票价定位上表现得更加亲民。” “高贵不贵”让剧场演出更亲民 当今时代,受荧屏艺术兴起的冲击,中国人习惯了享用“免费的午餐”,加之曲高和寡的特质,剧场演出市场渐趋低迷。但是,到剧院看演出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是隔着荧屏所不能体会的。 为了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剧场舞台艺术的魅力,潍坊大剧院秉承“高贵不贵、文化惠民”的宗旨,持续奉上低票价、高质量的演出。“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低票价的营销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亲身走进剧场。”张志强说,“潍坊大剧院的平均票价只有几十元,同等的演出比大城市便宜不少。” 潍坊大剧院一年组织上百场演出,除了日常的高品质演出外,更重磅推出一系列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公益品牌项目:“市民音乐会”每月一次在金色音乐厅响起,票价30至100元;“打开艺术之门”系列将亮相今年暑期档,12场儿童剧接连登场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与大师面对面”艺术大讲堂公益讲座,每月有一位艺术大师走进剧院,用寓教于乐、现场演绎互动的方式,将艺术文化传播。 成功的市场运作,让潍坊大剧院俨然成为高雅艺术的殿堂、市民娱乐的舞台、文化惠民的窗口,托起了潍坊人对剧场艺术的梦想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