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风筝会特刊
 
标题导航
中共潍坊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省领导来潍调研
我市确立服务外包“七大工程”
“地气”如何接?
2014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气”如何接?



  本报评论员

  基层是群众生活的场所、工作的空间,也是广大党员干部锻造党性的熔炉、提升服务能力的课堂。搞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接地气”,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深入群众“接地气”、察民情,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更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工作、服务群众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无论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增进群众感情,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无论是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良策,还是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都必须“接地气”、转作风。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一切为了群众”才能找准切入点;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真正问计于民,汲取群众智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一切依靠群众”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在服务基层的摸爬滚打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抓住重心、有的放矢。
  深入群众“接地气”,目的是为了察实情、听实话、求实效。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群众“接地气”,首先要真心实意,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心”入群众,围绕转作风、促发展、解民忧,听民声、问民计、察民情,切实做到真心对待群众,真正相信群众,真诚团结群众,真情为了群众。要“深入”群众,多走“岔道小路”,多看“后院角落”,多敲“新门”,多找“新人”,认真调研,“读懂”基层实际、把握群众需求。
  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群众“接地气”,归根到底要以优良作风、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在活动中,也只有从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深入群众“接地气”,不仅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耐心听取群众心声,更要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对着群众的要求去整改,做到敢于向作风建设中的“老大难”亮剑,勇于在回应群众关切上动真格,以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效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开展。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大地是大力士安泰的力量之源,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我们相信,在加快建设富裕文明新潍坊的伟大实践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广泛接触群众,普遍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群众,始终与群众一起发现解决问题,共谋发展大计,就一定能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巨大正能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