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袭来 势不可挡 |
——走近马瑞涛和他的没骨花鸟画 |
|
|
马瑞涛生活照 |
|

|
|
□本报记者 夏德娟 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画节,无疑是一场地地道道的书画盛宴。当代书画名家大腕的代表作济济一堂,让我们酣畅淋漓地饱享了一次艺术的洗礼。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展出的诸多画作被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和藏家收藏,其中就包括来自天津美院的青年画家马瑞涛的参展作品。他的六幅没骨花鸟画作品当时在展馆三楼展出,在开展的第二天,六幅画作便被一位藏家悉数收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藏家看重的是画家的功底和他作品蕴藏的巨大升值潜力。就在展会即将结束的前一天,记者见到了特地赶来赏画的瑞涛先生。 年方而立的马瑞涛看上去略显清瘦。他戴一副黑框眼镜,着一件原白色棉麻衣衫,一脸谦和的笑意,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周身透着一股书卷气。谈到他的作品被藏家“抢购”,他一脸的淡定,说没想到,和展出的众多老师们的作品相比我还差得很远,不过我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藏家的厚爱。言语朴实如斯,心地澄明如斯,难怪品读他的画作时会感受到一股清淡雅致的馨香,原来在笔墨设色之间,流露出的是他最真实的心性和最朴素的修为。 据了解,瑞涛先生虽然年轻,但在全国书画界确是知名度颇高。他的名气中无半点扑朔迷离的色彩,没有用一鸣惊人的行为赚取名声。他着实是一个朴实平凡地耕耘在艺术道路上的青年。瑞涛先生上世纪80年代生于潍坊,后问学津门,在天津美院师从霍春阳、贾广健等名师,又不断受全国各地名家教诲点拨,在近几年以其清新隽丽、明朗活泼的画风和扎实的传统功力,备受画坛瞩目。 中国画是极强调用笔的,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六法”,其一就有“骨法用笔”。后文人画倡导书画同源同法,近代大师潘天寿先生亦强调用笔的“刚正之气”。瑞涛先生在创作中首先重视的就是用笔,无论翎毛花叶,他用笔都表现的灵活洒脱,刚柔相济,既能表现描绘对象独特的质感,使之鲜活,又能发挥水、墨、色的结合,画面生动,虚实相生,意境天成。喜鹊、鸳鸯、雄鹰、白鹭,不同的翎羽用不同的笔法,植物与岩石,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皴染,都是恰到好处,天趣横生。 再者,瑞涛先生作画设色精妙。谢赫“六法”亦有“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说。瑞涛先生的作品恰如其分,他从唐宋设色花鸟画中借鉴其色彩鲜明的优点,充分运用色彩的表现力,巧妙结合撞水、撞粉的技法,整幅作品色彩和谐统一。同时,他的作品又借鉴了西洋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方法,笔色相溶,每一个色块或稳健或跳跃,增强了整幅画面意境的感染力,还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雍容儒雅的气度。这必然得力于他精研传统用笔用色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才形成了这样一种清新淡雅的诗境风格。 第三,瑞涛先生的作品注重立意选材。构图或疏淡或饱满,皆是“以少胜多”,他只截取园林塘野中一个角落、一个片段,就轻而易举地将读者引入花香鸟语的世界,让人感到宇宙间运行的生机和大自然神秘的生态和谐。如作品《暗香》(2012年),取景荷塘一隅,碧绿的荷叶下一对鸳鸯闲适地梳理羽毛,给人无限的轻松和惬意;又如他的雄鹰题材作品,一转清新婉约,以白鹰立于山巅小天下之气魄,表现苍茫宏大气象。 林语堂先生认为,对中华民族来说,“诗教”几乎代替了宗教。诗,在许多方面起了对社会的教化作用。诗画结合因而也成了中国艺术的重要传统,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诗的情愫,没有诗的意境,那就不是一幅好的中国画。 马瑞涛的花鸟画,更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此,他饱读诗书,作品随处可见其诗意才情。他擅于用精美的技法,抒写动人的诗歌一样的意境:荷花若出水仙子,吐出嫩蕊,散发幽香;湖面如镜,清旷渺远,此时一白鹭踱步而出,凝神独立;桃花溪畔,鸳鸯成双,安闲缓游;月照深林,猿鸣三声透出秋寒……这种如诗的意境,来自画家对自然景物诗化的体悟,来自他美的心灵,是他才情的迸发! 谈及瑞涛先生,与之相熟的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路韶康先生说,与瑞涛先生相识数年,他一直耕耘不辍,诸师友已共睹其孜孜不倦,日新月异。他的作品,几日有变化,数月有新高,年年有新境。辛卯之前,曾精研工笔和没骨,在画坛崭露头角,风格工稳宁静;壬辰之后,作品成熟鲜活,笔精墨妙,多见饱满的构图,技法精道;癸巳一变,构图疏朗清亮,以少胜多,融以写意技法,更显潇洒稳健。瑞涛先生有不凡的才情,亦勤勉不懈,故有今日长足的进步。 在当今光怪陆离的画坛时风下,瑞涛先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未加入一片浓墨重彩横涂竖抹的浮躁行列,倒是醉心沉浸于中国传统绘画及美学、哲学思想的探究和领悟之中。他的花鸟画创作,远承宋元近师沈周、陈淳、南田等明清诸家,在不断地师古人、师造化的创作实践中,渐渐生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无论是一处清风闲云,池鱼渊鸟抑或是桃溪别景均暗香袭来,势不可挡。细察线条多用侧峰,画面意境已显露唯有行笔不紧不慢,从容优雅、简逸流畅才能渲染出这样一种散淡天真。 纵观现代花鸟画,虽艺术家们在观念、形式和技巧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求,但是局限于特定的时代和画家自身的局限,令人震撼的作品并不多,一个能足以代表时代精神的现代花鸟画格局尚未形成。瑞涛先生既已显示了非凡的才华并孜孜以求,相信他定能为花鸟画界注入一股鲜活的力量。我们也期盼着他的艺术之路永不止息,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