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机制体制 助推跨越发展 |
——寿光经济开发区市场化创新型经营模式探析 |
|
我市推行开发区市场化运作典型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潘来奎 “这里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非常适合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5月8日,在寿光市软件园,山东环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永谈到企业发展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软件公司,经过短短十年时间便成长为潍坊乃至全省的行业标杆,为全世界8个国家2万余家客户提供一流的IT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作为寿光经济开发区特色园区之一,寿光市软件园目前已有96家企业、科研院所入驻,从业人员1200多人,年产值5亿元,成为集软件研发、动漫制作、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为一体的高新产业园区。 开发区科学转型发展,机制体制创新是前提。寿光经济开发区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思路,真正实现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为了把“想发展、会发展、能发展”的人才选拔到开发区管理岗位上来,寿光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行人才招聘制度,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的招商人才,工资实行绩效挂钩和奖金挂钩。他们整合招商资源,成立开发区招商公司,以招商项目的产业税收回报为目标与招商团队签订合同,实行招商工作经费、个人待遇与招商实现的税收回报挂钩,实现招商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他们实行问责制,对政令不通的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实行诫勉,真正做到“时间快、收费低、服务优、作风好”。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是开发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寿光经济开发区的解决办法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经营”的原则,鼓励支持业主单位以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实现多元化投入,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经营开发区。他们把一些有效益的共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向社会公开招标,譬如将开发区加油站经营权、道路冠名权、候车厅广告经营权等有偿转让,将职工公寓、购物、医疗、通讯、饮食、学校、娱乐等配套服务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各类为开发区内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实行以商养园、以商促园。 随着开发区企业的不断入驻,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多,社会矛盾也呈多样化,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寿光经济开发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只要能够促进开发区社会有效管理,一切灵活多元的组织、经营、服务、管理形式等体制机制都可以尝试与探索。公共服务机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管理服务的条件,解决开发区生产生活当中的的民生问题。医院、学校等一些公益性服务载体可以通过企业与政府共建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开发区社会化服务新途径。 “我们按照‘经营开发区’的理念,对开发区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对项目实行招标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在多元化投入机制、招商机制、企业自主决策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从体制上保障了开发区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寿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蔺恒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