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高举旗帜 围绕大局 服务人民 改革创新
规范经营共创文明
潍城打造“三位一体”志愿服务网络
变卖家产为“拇指宝宝”治病
九三学社潍坊市委会六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换届
昌乐启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
临朐打造“孝”主题群雕
邪教的本质
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
加快人才聚集 推动转型发展
2014年07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人才聚集 推动转型发展



    ——访中共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
  □本报记者 侯江宏 
  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关键在人,首要靠才。近年来,寿光市始终秉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省“泰山学者”6人,“鸢都学者”和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人,与企业合作的“两院”院士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今年1至5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4.9%。近日,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结合寿光实际谈了在人才工作中的深切体会。
  抓好县域人才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朱兰玺认为,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逐步递减,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必须人才先行。寿光市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强势发展,很重要的就是高度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目前,寿光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岔路口”,需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战略发展的位置,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加快高新技术“基因”植入产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抓好县域人才工作,优化人才环境是关键。“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朱兰玺认为,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要赢取人才的“芳心”,必须用抓经济发展环境的力度抓人才环境。从2012年开始,寿光市组织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双百计划”,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各100名,按照类别和层次分别给予30万—300万元的资金扶助。截至目前,已经引进“双百计划”人选32名,投入扶助资金1830万元。近期,寿光正在酝酿出台党管人才、人才工作专项考核、人才服务证、人才联谊会、人才住房保障、孵化器建设、人才科技项目金融扶持等“一揽子”人才配套政策,并将开展选聘科技镇长、博士家乡行等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全方位优化人才环境,构筑明显的引才、聚才比较优势。
  抓好县域人才工作,搭建平台载体是根本。朱兰玺认为,建好创新创业载体是集聚人才的重要支撑。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满足人才的自我实现需求。下一步,寿光市将重点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示范园、中荷技术示范区、卤慧谷等高层次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引进顶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抓好县域人才工作,构建协调互动格局是基础。朱兰玺认为,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镇街以及科技、财政、人社等部门单位,不管是哪个单位、哪个环节都不能因缺位出现“中梗阻”。最近,寿光市将围绕整合人才工作力量,着力推动完善组织架构、强化督查考核、创新引才载体等工作,采取专门成立人才办、在有关部门设立人才工作科、增加人才工作在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比重等措施,全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