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晓芳 马林峰 赵欣波 近日,记者在市发改委看到这样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2013年,全市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9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8.2%,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县域0.3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实现1041亿元,同比增长8.6%。 我市县域经济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凝结着我市怎样的思路、部署和创新举措?县域经济的崛起腾飞,与我市一系列重大战略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 吹响集结号 省市部署 多点支撑 常言道,郡县治,则天下安。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启动县域经济提升计划。2012年,省委、省政府又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意见》及相应的考核办法,作出了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科学发展水平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县域科学发展的集结号。 市委、市政府紧跟省委、省政府步伐,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科学发展的意见》及考核办法,提出了简政放权、扩权强镇、财税支持、建设用地等支持县域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全市加快县域科学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作为全市县域经济工作的牵头协调部门,市发改委加强统筹谋划,坚持特色发展,推进试点示范,强化运行服务,不断健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推进机制。 亮出组合拳 创新驱动 提质增效 创新是县域经济提升跨越的原动力。我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强化市级责任与发挥县级主体作用、激发县域活力有机结合,强化创新驱动、差异化促动、区域经济政策带动,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和综合竞争力。 从政策扶持到考核评价,从强化领导到创新机制,我市的县域经济提升计划紧锣密鼓,快马加鞭,与此同时,全市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也在为县域发展添薪助燃:“突破滨海”,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进而激活了潍坊全域发展;“提升市区”,将打造一个更具带动力、支撑力、辐射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县域发展提供金融、研发、信息、商务等服务支持;“开发两河”,搭建起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为科学发展梳理了脉络,留足了空间,勾勒出了各县市区协调发展的新轮廓。 有各级各部门的精心部署、通力协作,也有大战略、大举措的强力助推,我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犹如一篇包含万千的大文章,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锻造新力量 分类指导 整体推进 种种迹象表明,广袤的潍坊大地上,正孕育着新一轮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高潮。寿光市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理念,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在全省县域综合实力排名中跃居第3位;诸城市大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样展现出很强的发展张力和活力,在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32位,名次比历届都靠前。今年,寿光、诸城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21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节点。 “第一梯队”激流勇进,“中坚力量”也不甘寂寞,当前,潍坊县域经济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针对各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我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大工作措施,深化政策落实,在全市形成了比学赶超、进位争先整体推进县域科学发展的热烈氛围。 “面对前几年其他地市县域经济蓬勃强劲的发展态势,我市抢抓‘蓝黄’两大战略机遇,奋起直追,强力赶超,县域科学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对于未来发展,市区域办主任苏守镇表达了十足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