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通俗有理 “神曲”无罪
青岛将举办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
莫高窟8月起须预约购票参观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试运行
传唱百年的临朐京剧村
于明:方寸间的修行
2014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明:方寸间的修行
  于明正在治印。



  □本报记者 谭真文/图
  2011年1月,北京市北郊的九龙山庄,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七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大赛现场,我市40岁的青年参赛者于明笔飞墨舞,写下“龙舞九天”四个一米草书大字,赢得现场评委高度评价,最终夺得成年组金奖,并获颁发“中国青年艺术家”证书及“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章。其实,于明对艺术的探索并不仅限于书法一项。
苦钻研,法传统,复活“核印”
  核雕作为老潍县的传统工艺,历来备受各界瞩目,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不知道,潍坊老一辈核雕名家都兰桂最擅长的技艺之一是核雕印章,也称为“核印”。后来,具有篆刻功夫的核雕艺人少之又少,因而核印工艺失传已久。于明具备扎实的篆刻功底,几年前涉足核雕后,他决心发掘这项传统工艺并终获成功。
  在虞河古玩城于明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大小不同的核印,其中一枚印章上部利用桃核纹理,刻了鹿、鹤、松等造型,寓意“禄寿长青”,底部印文是汉代吉语“宜子孙”。于明善于创新,更刻出了桃核两面印、四面印。其四面印长1.2厘米,宽1.5厘米,厚0.9厘米,四面分别刻了鹤、寿、鹿和虎符造型。于明的核印盖在纸上,与石质印章线条一般无二,展示了其深厚的金石功底,更有对印材的娴熟把握。于明说,核印雕制成功率不到50%,原因在于桃核材质软硬不均,“麻纹”不规则,难于布字,有时表层刻了一半,却发现下面有孔洞,须反复策划、选料,有时雕一枚印章要挑选十几个桃核。
  于明的核印受到藏界的欢迎,书画界的朋友也请于明刻制核印,很多人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于明表示,未来将在核印上多下功夫,将潍县核印这项经典技艺发扬光大。
静于心,游于艺,精研篆刻
  认识于明的人,都知道他的篆刻功夫。在于明的工作室内,触目所见是大小的印章,大可盈尺,小可半分,大字如鹅卵,小字如发丝。其印文,无论粗犷或工细,玉箸文或鸟虫篆,都能心到神出;在章法方面,对篆刻的味、意、形都有深刻把握,体现出清、朴、古、拙等韵味。在印材上,有人说于明“胆大”,不拘材料。除了寿山、青田、昌化、巴林等传统章料,就连篆刻师较少涉足的翡翠、玛瑙、水晶、象牙、珊瑚、金银等,甚至岩石、竹木根,于明都力求刻成精美的作品。为挑战最高硬度,他曾将一枚蓝刚玉刻成印章。
  于明认为,篆刻要尊重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才可加以创新。他师法历代篆刻资料,并行走南北寻访名师,我市书画篆刻家陈寿荣曾亲自指导技法,北京著名书法家田英章、田蕴章,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刘子善,于明都拜访过,并得到诸名家指点。艺术的探究没有边际,于明对艺术正是如此孜孜以求。
专于微,写心迹,潜心微雕
  于明老家在昌邑,祖父擅长砖雕,其父擅长微刻,受祖辈熏陶,他继承了微雕技艺。于明说,微雕的艰难之处在于,其它艺术是在视力所见之处挥洒自如,而微调要靠心随意动,用丝毫的腾挪,展现微缩的物象,需要良好的文学修养和精湛的雕刻技法,所以,微雕被视为艺术难点,令人望而生畏。
  十几年的悉心探究,于明趟出了自己的微雕之路。一方宽2.4厘米、长7厘米的印石侧面,于明刻下5000多字的整部《金刚经》,每行字都细如发丝,单字辨认须借助30倍放大镜。《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岳阳楼记》、《赤壁赋》等,都在方寸之间展现。于明更自创了微雕毛体书法,将伟人笔墨微缩展示。他尤喜爱刻小品、随形物件,一枚宽不足5毫米的印章上,于明利用石料的透明部分,随形刻了一只虾,形态传神,仿佛入水即走。
  于明高度近视,戴600度的近视镜,他的微雕属于“盲刻”,不借助放大设备,以心中的勾勒,靠手中刻刀与印材的细微触觉进行创作,心之所感,灵之所至,作品便动心传神了。于明的右手遍布老茧,左手则伤痕累累。他说,每天与刻刀相伴,在初学过程中很容易“冒刀”扎手,有时作品被催得急,且工作受到环境、情绪或天气干扰,也易出现失误,崩刀、伤手很常见。于明性情平和,淡泊世事,常年在工作室创作,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也能坐着几小时不动地雕刻,颇似苦行僧。行外人很少知道一名雕刻艺人所下的功夫和吃过的苦。
  今天,于明的作品已走出潍坊,进了北京、天津,甚至台湾的朋友,也远道慕名而来,访求他的作品。前不久,于明的几十件微雕被某民间文化机构全部收藏。道家诸子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以刀作笔写尽千秋意,于方寸间见大美,修石修木且修心,相信凭着毅力和执着,于明将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