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
最近学了一个新词:“小确幸”,这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村上在书中这样写道:“想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找到自己的小确幸,多少需要一些必须遵守的个人规范……,就像耐着性子激烈运动后,来杯冰凉啤酒的感觉。”于是,“小确幸”一词迅速在亚洲地区流行开来,它鼓励人在粗粝、干枯的现实中,找到一些让自己愉快、幸福的方法与时刻。 幸福可以很宏大,与收入、教育、医疗这些大环境息息相关。但作为个体,每个人能制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吗?你可以回忆人生中的一些小细节: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回家吃妈妈包的饺子;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动得最快;自己一直想买的东西,但是很贵,一天你偶然的在小摊便宜的买到了……其实早在村上春树之前,TVB剧集里的万用“金句”已经道出了这种看似俗气但是实实在在的小幸福:“人活在世上呐,最重要的是开心。” 有人认为“小确幸”是一种伪装成小资情调的不求上进,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这可能是年纪大的人对现在年轻人的一种担忧,实际上,“小确幸”是怎么来的?就是当我们忙碌工作了一天后,发现与其抱怨累、忙、穷、堵之外,不如让小小而实在地的幸福填充我们生活更有意义。因此能感受到“小确幸”的前提已经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苦辣酸咸,只有你注重感受,注重当下,注重简单才能拥有自己的“小确幸”。换句话说,我们的“小确幸”应该比王思聪的多,狱中的郭美美可能才会明白什么是真实的幸福。 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社会都需要“小确幸”,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标,早已超越了“发展主义”的思维,开始重视经济成长、分配公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可协调与可持续。同时,年轻的一代需要张开眼睛,看到其中的机会,而不只是压力与威胁。当下“微”字当道、创意致胜,“小确幸”也可以创造出鸿鹄之志。 “小确幸”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发现“小确幸”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生活。“小”不一定指无关痛痒的小事,放在人生观与职场生涯里,“小”意味“在规模上、执行上比较有把握”的事;小确幸也不一定是指耽溺于软绵绵、没有分量的幸福感,而是选择从一个自己较有胜算的地方出发,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