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高水平服务 ◆高效能管理 |
高新区打造全域城市化样板典范 |
|
|
本报讯 (于明鹏 刘杰 杨健)围绕打造全市“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的主体功能定位,按照“产业高技术、环境高品位、干部高境界”要求,高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高效能管理,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完美融合,着力打造产城一体、全域城市化的样板典范,为全市提升市区战略增添精彩之笔。 规划先行,大片区擎起城市脊梁。“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建成潍坊市区东部首个城市CBD。”8月6日,在高新城市广场项目建设现场,高新城投公司总经理杨占广介绍,项目集科技孵化、创新支撑、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高端商业为一体,是高新区规划打造的科技商务中心。高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抓好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除科技商务中心外,东部新昌片区加快打造产业复合、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的科技文化生态产业新城;南部新钢片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小镇;西南部片区加快打造辐射半岛的科技创新先导区、面向全市的公共服务集聚区、示范潍坊的生态宜居幸福城;现有城市建成区正进一步增加内涵、完善功能、提高品质,以产城一体加快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辐射力。 融合发展,产城一体铸就跨越根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高新区狠抓“产业立区”这一关键。这个区突出汽车及装备制造、声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信息“四大产业”,打造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新兴产业发展亮点。同时,加快推进规划总投资674亿元的126个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全市服务业隆起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总部基地、文化产业孵化器等重点项目,逐渐形成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现代产业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筑牢根基。 以人为本,“城市升级”保障民生幸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让高新居民享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在城市化过程中,高新区坚持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民主自治、社会保障、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等工作,加快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深入实施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建立区、街道、大社区“三级”管理架构,创新实施“政社互动”社会治理新模式,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化改革,整合创新激活“源动力”。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新增各类企业632家,同比增长21%,这与高新区科学整合工商、质监等7项监管职能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并创新推行“五个一”模式的改革举措密不可分。而这仅仅是高新区用好“改革创新”抓手,不断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高新区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整合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土地交易、产权交易4项职能,成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优化调整部门、街道、单位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形成责权统一、分工科学、运行高效、务实便民的行政审批服务体制;完善“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加快对其他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一系列大手笔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正为高新区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注入更多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