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昌乐“一孝三实”凝聚文明正能量
我市深化完善城区网吧监管
从我做起 争创文明
发家致富带头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
第七届鲁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潍召开
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召开
国华寿光电厂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诸城以数字化智能化助推制造业升级
2014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家致富带头人
——记寒亭街道袁家埠村村主任于海欧



  □本报记者 孙孔嘉
  她,性格豪爽,做事雷厉风行,说话和善有度;以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带领村民增收、产业增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和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她,就是寒亭区寒亭街道袁家埠村村主任于海欧。 
爱“小家”——创业
  于海欧是内蒙古人。1988年,于海欧与新婚不久的丈夫从娘家内蒙古回到丈夫的老家袁家埠村定居。回乡不久,于海欧和丈夫开始种植菠菜和玉米。那一年,菠菜、玉米的收成不错,从没骑过三轮车的于海欧里倒歪斜地骑着三轮车去离村三十里外的潍坊卖菠菜。起五更爬半夜辛苦了1个月,为家里买了扇朱漆大铁门。
  转眼间到了1996年,于海欧夫妇经过几年的打拼和省吃俭用,手头有了些余钱。海欧跟丈夫商量想搞奶牛养殖。这在当时的袁家埠是破天荒的事。多年后,海欧依然清晰地记得奶牛进村时,村里人都来家里看奶牛的热闹场面。经过两口子的辛勤努力,几年后家里就买了私家车,翻盖了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爱“大家”——富民
  海欧自己富了,没有忘记当年对村民的承诺。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想搞奶牛养殖的村民。村民袁某想搞奶牛养殖,可家里一时拿不出太多的钱,海欧就借钱给他,让他先小规模地养,摸索摸索经验,积累积累资金。如今,袁某的奶牛场已经颇具规模。像这样在海欧无私资助下扶持起来的奶牛养殖户还有很多。就这样,袁家埠村的奶牛养殖在海欧的带领下,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很多村民都有了私家车,盖了新房。
  2011年,海欧被袁家埠村村民推选为村主任。村民们说,之所以选海欧,是因为她处事公正、为人热情,能大公无私地带领村民致富。
爱“家人”——富“心”
  除去挤奶、牛舍日常打理外,海欧和村民是怎样安排业余文化生活的呢?海欧告诉记者,看到别村有秧歌队、锣鼓队,就同村里的姐妹们商量。姐妹们一呼百应,没有锣鼓和道具,海欧自掏腰包买上礼物去别村借;没有服装,姐妹们凑钱买。秧歌队组建当年,海欧就带着姐妹们参加了区里正月十五的街头花车巡演。
  为了丰富袁家埠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海欧和村“两委”成员一起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农家书屋书目确定到秧歌队排练曲目敲定,从锣鼓队队员服装搭配到道具采购,从音响器材搬运到演出舞台布景,无不干得热火朝天。海欧和村“两委”都有一个共识:富民是一时,富“心”则是一世。富裕的袁家埠人要用意气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奔走在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