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假日办运行14年后正式撤销 |
●新设机构规格高于假日办 ●民众盼望带薪休假加快落实 |
|
根据中国政府网9月15日晚公布的国务院批复文件,撤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其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运行14年后,被群众熟知的“假日办”以提格、扩容的方式与公众说再见。虽然“假日办”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仍然存在。 “管”了全国人民14年休假的假日办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带薪休假是否还要等六年?记者走访了有关人士。 伴随旅游“井喷”而生 假日办“管放假”14年 全国假日办这个“决定”中国人如何放假的机构,到底是什么机构? 假日办的全称是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负责全国每年的所有公众调休假设定,并指挥节假日期间应急问题的处理。由国家旅游局局长担任主任,成员由“协调会议”各单位的联络员组成,如旅游局、发改委、财政部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1999年“黄金周”首次出现,随之引发交通拥挤、游人过于集中等问题。2000年6月,为了应对“黄金周”期间的协调组织工作,由国务院牵头成立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最初有14个部门参与,后来扩展到17个。 戴斌说,作为国务院层面在各个部委之间协调假日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假日办在确保假日旅游有序运行、推动各地更好为游客服务,以及对我国旅游经济制度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假日办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散客化、大众化的旅游市场。 新成立机构提格扩容 带薪休假能否加快落实 “假日办”撤销了,假日没有撤也不会销。人们期待,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做好国民休闲旅游的保障工作。例如,百姓高度关注的假日旅游质量和体验能否得到提升,长期以来各界热盼的带薪休假制度能否早日落实等。 戴斌说,假日办撤销了,其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两相对比,不仅级别提升,参与部门也增加了外交部、教育部、中医药局、扶贫办等9个。联席会议制度规格更高,涉及部门更多,覆盖了传统假日办的职能外,还衍生出新适配于产业创新的职能。 对于“升级版”假日办,普通人最为盼望的无疑是带薪休假制度能够加快落实。虽然我国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但休假权“旱涝不均”,说维权“难以启齿”,职工“忍气吞声”、企业“故作不知”的情况仍然普遍。去年初公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楼嘉军教授表示,“到2020年基本落实,不等于现在可以空等六年,针对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议国家借鉴国外经验,就带薪休假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分地区、分行业、分步骤地加以推进。” (据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