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潍坊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由于今年特大干旱,全市缺水9.7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缺水2.6亿立方米,中心城市缺水1.5亿立方米。资源的不断匮乏,让节水迫在眉睫。今年七月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秉承“以人为本、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原则,治水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常抓不懈。 治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市迎难而上,落实责任,齐头并进,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科学治水、依法管水,不断加强水利建设,不断夯实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不断深化水利改革,着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同时,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为抓手,建立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体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配置。 在科学利用水资源方面,我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其他”的原则,适当压减高耗水企业供水,优先保障生活和农业用水。不断加强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大力推广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及地下水回灌等技术,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对地处偏远、短期内当地无法解决饮用水源的,采取远距离调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保证群众饮水。在现有水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干旱严重地块和大田作物灌溉用水。同时,倡导全民提高抗旱意识和节水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在水源调度方面,潍坊积极制定和完善水源调度方案,实行水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不断加快建设胶东调水配套工程。通过配套工程的建设,使长江水和黄河水在潍坊境内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尤其是黄河水,合理调整原各县市区分配指标,使水量分配趋向于动态分配,在不同降水年份达到丰枯相济的目的。据悉,去年秋季以来,通过水系联网工程,实现跨流域调水5860万立方米。目前,市防办制定了大型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县市区制定了中型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并随着旱情发展,不断进行优化。 治水,是大旱当前的应时之举,更是老百姓殷切的期盼。治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合心合力合拍地为人民治好水办好事。全面治水福泽百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只有坚定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方法从事治水,才能真正实现人水相亲、人水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