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天干人勤润心田
2014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干人勤润心田
——全市抗旱工作纪实□本报记者 赵欣波
  为合理布置水源,科学抗旱,昌乐县在红河镇东皋社区农田里安装了一套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并能根据需要设定墒情参数的采样周期和存储周期,巡测、召测及分析数据等。图为7月27日,工作人员在介绍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记者王乐 通讯员丛清洁摄 (资料图片)
  图为青州市何官镇采用微灌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据了解,由于微灌技术采用管道输水,灌水均匀,与一般地面灌溉相比可节约用水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还可以减轻灌水的劳动强度,节约田间管理的工时。     记者曹亮华 通讯员孙洪宝摄 (资料图片)



  从去年秋季开始,潍坊面临罕见干旱。目前,全市农田受旱面积22万亩,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4900人。面对严峻旱情,潍坊人民统一行动起来,找水源、打水井、挖沟渠、保灌溉,旱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奋起自救,以必胜的信念与旱魔进行着艰苦的抗争……
1各级迅速行动
  一株株枯萎的禾苗、一块块龟裂的农田、一座座干涸的水库……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383.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33.8%。去年8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为482.2毫米,为1952年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最低值。
  民有所困,心有所系,旱情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一线调研旱情,指挥抗旱工作。
  市防指根据《潍坊市抗旱预案》规定,于7月12日17时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随着旱情持续发展,7月17日19时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升为Ⅱ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县市区指导工作。8月20日,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8月28日,市委第85次常委会议听取抗旱工作情况汇报,对抗旱工作重大事项进行决策。9月28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引黄入峡、引黄入白工程情况汇报。市防指分别于7月13日、7月23日、8月16日召开全市抗旱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市政府分别于1月27日、8月26日印发了《全市2014年大型水库供水保障方案》、《城市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方案》。

2 打响抗旱减灾攻坚战
  作为用水保障的水库,正面临着无水可存的尴尬。全市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干涸,大中型水库蓄水仅有4.67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蓄5.77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平均下降,部分机井出水量减少或干涸。  
  灾情就是警报,灾情就是命令。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累计投入抗旱资金5.31亿元,其中市财政拨付3000万元,省以上资金730万元。
  缓解旱情,科学调度水源是关键。今年以来全市实现水库灌溉放水1.13亿立方米;通过水系联网工程跨流域调水1.06立方米,其中调引长江水0.15亿立方米,调引黄河水0.25亿立方米。同时,市防指制定了水源调度方案,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对全市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合理配置,科学利用。
  罕见旱灾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更考验着水利设施建设水平。我市大力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投资389万元,改造维修方家屯泵站,调引黄河水、长江水供潍坊城区使用,日调水36.5万立方米,7月份开工,现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投资1128万元,建成城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将“四河串联”工程延伸到白浪河水库,调峡山水库水入白浪河水库,工程于5月27日建成通水,目前已调水1000万立方米,缓解了潍坊城区西部供水压力。随着旱情持续发展,开工建设四河串联延伸工程,投资900万元,将峡山水库水(黄河水)直接输入市自来水公司水厂和白浪河水库浩博水厂、坊子供水厂取水管道,减少水量蒸发损失,该工程已于9月10日开工,预计主体工程10月底建成。
  为搞好抗旱服务,我市充分发挥市、县、镇三级抗旱服务组织作用,开展定井找水、工程配套、设施维修、技术指导等多种服务,共完成找水打井3459处,维修机井388眼,建设配套工程5600处。对346处小型灌溉工程设施进行检修、改造;通过应急打井、建设双水源供水工程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饮水困难村庄群众的吃水问题。

3“四个体系"保障农村供水
  防汛抗旱重在“未雨绸缪”。今年旱情最严重的时候,因旱造成的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仅9.7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这主要得益于以“四个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建管新模式,以规模化集中供水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我市属于极度缺水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市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对此,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作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多年的努力,到2011年底全市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2012年以来,尤其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点定位,创新体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构建了以“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体系、专业化公司化运营体系、便民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建管新模式。
  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体系。全市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达到70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50处,全市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人口由2011年底的45%提高到94.6%。专业化公司化运营体系。目前,我市成立县级农村供水公司7家,以工程为单位成立供水公司27家,农村供水管理实现了规范、高效、良性运营。便民高效公共服务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了“水利116”服务体系,成立了13个县级“水利116”服务指挥中心,公布了供水服务热线和监督电话,建立了65个专业维修队,9325个村都设立了村水管员,初步建立起市县镇三级联动的服务架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市、县都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中心和水质检测中心,制定了农村供水应急预案,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久发挥效益提供了保障。

4干群齐心书写壮美画卷
  今年以来,全市日均投入抗旱劳动力30.11万人、机电井7.53万眼、泵站152处、机动抗旱设备9.9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2.81万辆,累计投入抗旱用电9545万度,抗旱用油1.23万吨,抗旱浇地654.65万亩,累计解决饮水困难11.66万人,抗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县市区充分利用渠道、扬水站、机井等工程设施引水灌溉农田。诸城、昌邑、安丘、昌乐、临朐、高密、寿光、寒亭启动了相应的抗旱应急响应。安丘、诸城、临朐及时组织拉水送水,保障南部山区饮水困难群众正常用水。其他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旱工作。
  目前,全市旱情仍然十分严峻,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旱减灾工作中,将继续用汗水和智慧书写新的壮美画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