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内外兼修诠释美丽内涵
精细管理助力创城
我市肉蛋菜价格走低
潍坊出口标准农产品流通平台正式开通
我市两外国专家获2014年度“齐鲁友谊奖”
2014年住房保障任务超额完成
点燃激情 成就梦想
增创永续发展力
2014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外兼修诠释美丽内涵
——昌乐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见闻



  □通讯员 高伟仁 丛清洁
  如今,走进昌乐县各个乡村,进村的柏油路笔直宽敞;文化广场上,广场舞跳得热火朝天;广场周围,“四德”文明墙和“二十四孝”画廊引人驻足……新村居新生活、新村民新形象,这一幕幕新景不禁让人感慨:从农村环境的整治到农村文明的提升,从物质生活的富足到精神生活的享受,昌乐县乡村文明的建设正从外化的习俗到内化的信仰转变,构筑起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生态文明:以绿铺“底”
  在宝城街道石家庄村,记者来到宽阔平坦的中心街,孩子在广场上嬉戏,老人在一旁聊天,一派和谐景象。石家庄村的环卫保洁是昌乐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昌乐向全县发布了清理田间地头生产垃圾的“百日动员令”,要求奋战100天,全面清理农业生产垃圾。同时启动了“新能源项目”建设,借助现代科技和工艺手段,对全县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据介绍,全县每天产生的垃圾经收集后,运送至生产车间自动进行分类,每天可以生产40吨塑料化纤产品,60吨木塑产品,厌氧罐车间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还可以产生再生原油、有机肥料等。
精神文明:“里子”德厚
  针对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五图街道东上疃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详细的章程。这种节俭新风也引来了周围村的效仿。
  为了引领乡村文明新风,昌乐县成立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昌乐县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不断引领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县文明办明确规定,每年从全县农村中评选出50个文明村,100个文明户,500个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1000名诚信公民,使其在引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文化服务:开启生活新篇
  刚参加完“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昌乐县怡和苑社区妇女主任李素华激动不已,“懂得了办企业的基本章程,我也敢开企业做老板啦!”“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是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昌乐实施的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昌乐县不断拓宽农村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筹资渠道,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赞助、挂钩单位共建等多元资金投入格局,社区文化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县9处镇(街、区)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覆盖率达到70%以上,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50余个,建成农家书屋299家,配备农业技术、生活科技类书籍40多万册,所有的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735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