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我省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我市办理
刘曙光率市政府考察团赴合肥芜湖考察招商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以最高标准严查隐患确保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你我同努力环境“大变脸”
深入广泛开展主题活动
2014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通过民情日记制度化问政于民常态化特困救助长效化——
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本报讯 (通讯员王有志 王喜进 王翔)高密市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推向深入,通过民情日记制度化、问政于民常态化、特困救助长效化,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让群众共享活动成果。
  民情日记制度化。高密市出台民情日记制度化实施意见,以制度形式进行固化。市级班子成员每年走访调研基层单位100个以上,镇街区书记、镇长任期内要把所辖村(居)调研走访两遍以上,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要调研走访50个以上基层单位,确保“民情日记”实现全覆盖;1.4万名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记录、反馈、解决群众所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收集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创业、需求诉求等各类问题3.2万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6100多个。该市还推出民情服务卡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目前,这个市已发放民情服务卡30余万份,累计受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8000余件次。
  问政于民常态化。为让决策与群众需求合拍,高密市每年集中开展两次“问政于民”行动,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推进工作落实。今年,为解决贯穿城区南北的夷安大道的拥堵问题,先后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45条,并广泛征求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实施夷安大道综合改造,改造过程中,该市尊重民意,严控工期和工程质量,未影响居民出行和沿线门店经营,目前主路面已经通车。依托民声在线,14个镇(街、区)、74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网上政务服务,点击量突破700万人次。通过政府网站、市长公开电话、微信、微博等平台,将话筒递给“草根”,畅通“问政于民”渠道。该市水利局退休干部张聿玺提出在胶河生态发展区的张家庄、孟家沟等地兴建大坝蓄水的建议,直接推动了总投资8.7亿元的孟家沟水库的规划建设。
  特困救助长效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密市将更多关爱目光投向特困群众,出台全市特困群众实行特殊救助实施意见,实现社会救助体系的拾遗补缺,提标扩面。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困难群众救助,前三季度,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供养金、医疗救助金等民生保障资金近3600万元,计划每年设立1000万元特困救助资金;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一卡通”即时救助,将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病种由15种增加至20种;在14个镇街区建立慈善分会,在120个城市社区和农村中心社区设立慈善工作站,为困难群体送温暖、献爱心。孚日集团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捐赠累计达1200万元,十年累计捐赠发放助学资金500万元,今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